萊西市位於膠東半島中部,隸屬於青島市,位於東經120 12' ~ 120 40 '和北緯36° 34 ' ~ 37° 09 '之間。東臨萊陽,西靠小谷河的平度市,南沿古武河的即墨區,北部和西北部是招遠市和萊州市。南北最大長度63公裏,東西最大寬度36公裏,呈不規則長方形。
萊西市位於青島、濰坊、煙臺、威海之間,被譽為“青島的後花園”。面積1568平方公裏。先後獲得全國百強縣、全國食品工業強市、首屆全國農業產業化示範區、亞洲金旅獎、首批十大休閑旅遊目的地、全國休閑城市綜合標準化試點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
截至2019、12年底,萊西轄3個街道8個鎮,分別是水集街道、王城街道、古河街道、姜山鎮、夏各莊鎮、袁尚鎮、日莊鎮、南樹鎮、河頭店鎮、店埠鎮、馬連莊鎮。市政府駐水吉街。
擴展數據
萊西的歷史演變
萊西市,5000年前先民就在原始氏族社會定居。商代屬賴藝,西周屬淶子,東周屬啟東即墨,秦屬祁縣以東。公元前164年(西漢),位於鄒魯縣,遺址在龍水街古城村,劃歸膠東。公元37年(東漢),屬汀縣,劃歸東萊郡。
59年屬長陽郡,劃歸北海。470年(北魏),長光郡遷至古河街長青山東南。596年(文帝十六年),設鄒魯縣魯鄉郡。627年(唐太宗貞觀元年),撤銷鹿鄉郡,並入長陽郡、利來州。
923年至926年(唐莊同光年後),長陽郡改萊陽郡,宋金隸萊州。元初,它被轉移到益都路,後來又被轉移到楊洋路。明清民族被轉移到州府。萊陽縣李嬌東路1912(民國元年)。1928年5月,萊陽縣劃歸山東省第八專員公署。
1940年5月,萊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劃歸膠東行署。1941二月,萊陽縣脫離東萊縣(原稱行署),萊陽縣稱為萊西縣,劃歸南海區。5438年6月+10月,萊陽郡脫離萊西南郡(原稱行署),劃歸南海區。1943年8月,萊陽縣劃歸西海特區。
1944 165438+10月,李南海特區。1950年3月,萊陽、萊西南郡合並,稱為萊西郡。6月,轉入萊陽地區。1958 10,萊西、萊陽兩縣合並,稱萊陽縣。1962 1、萊西、萊陽兩縣分為兩部分,均劃歸煙臺地區。1983 10,萊西縣劃歸青島。1991二月,撤銷萊西縣,建立萊西市。
百度百科-萊西
萊西政務網-地理歷史
萊西政務網-區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