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社會和諧,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公交車上主動讓座,在圖書館保持安靜,不亂扔紙屑……這些都體現了社會的和諧精神。
人們應該學會互相幫助,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做,不要為了壹件小事爭吵或打架...
當然,現實生活中並不是壹切都是和諧的。
有壹次,樓上鄰居倒了壹盆水,把我們家的衣服全弄濕了。我上去說:“阿姨,妳為什麽把水倒下來,把我們的衣服都弄濕了?”。大媽不但不道歉,還瞪著眼說:“怎麽了,妳又不是落湯雞。”
我心中和諧的家不會是這樣的。人們非常關註他人的利益。如果他們傷害了別人的壹兩次利益,他們會真誠地道歉,然後他們會非常重視。
人與人和諧相處,家庭和社會才能和諧。
我願成為創建和諧家園運動中的壹個跳躍音符。
朋友,妳去過我的家鄉——贛州嗎?妳可能會覺得這只是壹個人少路窄破舊的小鎮。池塘散布在城市各處;鵝卵石街道是青磚灰瓦,房屋不超過三層樓高。事實上,如果妳聽我說,妳會發現我的家鄉日新月異。
走進我的家鄉,妳會發現壹條清澈的贛江穿城而過,壹座挺拔的山峰環抱著城市,壹座座木浮橋,壹座座古色古香的騎樓建築,壹座座風化的宋代古墻,構成了壹幅完美的水墨畫和畫卷。今天的贛州真的是“街道寬敞柏油路,霓虹商場繁華;立體交通方便快捷,高樓林立。"
過去,妳走進我的家鄉,會發現小販們挑著擔子,手裏搖著鼓,在街上遊蕩,吆喝著送貨上門。現在的高樓裏,商業店鋪壹個挨著壹個,燈光明亮,人流擁擠,貨架密集,商品琳瑯滿目...
當妳走進我的家鄉,妳會發現原來庸俗的節日習俗和落後的消費觀念也在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