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楊先生並不是唯壹有疑問的車主。
為幫助復工,加快經濟發展,2月17日零時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
這個措施也是可以理解的。疫情期間,最忌諱的就是聚集和擁堵。車輛免收通行費。少了這個“停”,道路自然更順暢。不,亨利(滿意)後沒多久,很多車主就納悶了:怎麽還收費?汽車“不動”時收什麽樣的ETC費?
“延期扣除”並不意味著“過度扣除”
針對這壹“烏龍”,相關部門解釋稱,由於ETC收費方式變更,扣費延遲,導致扣費通知延遲。也就是說,車主楊先生實際收到的是“延期扣款”,而不是“多次扣款”。
原來,ETC分段收費的原則是“先通行,後扣費”。ETC用戶在行駛過程中產生交易流水數據,後臺系統需要先形成完整的消費賬單,再通過短信或APP將費用信息推送給車主。
壹方面,扣費信息只能在壹定周期後推送。其次,在全國高速公路收費系統轉換的磨合期,銀行扣款短信的發送仍在優化中。信息發送不及時,帶來了上述“烏龍”。
為什麽感覺收費高?
除了上述情況,很多車主對ETC還有其他的困惑。
有些車主不理解:為什麽ETC進出站要現金支付?ETC會被重復收費?
據了解,自全國高速公路取消省級收費站後,全國路網收費系統剛剛切換,部分收費站出現系統不穩定,導致部分ETC用戶在收費站混合車道出站時無法在ETC模式下快速通過,收費後需要手動通過,造成重復扣費。
有車主提到,“感覺取消省界收費站後,ETC過路費漲了。”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收費模式發生了變化。原來是按照“最短路徑”收費,但新的聯網收費系統是按照“多用多付費”的原則,以車輛的“實際路徑”為基礎。此外,通行費的四舍五入規則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四舍五入為“0元、5元”,改為ETC車輛四舍五入為“分”,人工收費車輛四舍五入為“元”。
在按重量計費的情況下,改為按軸數(車型)計費,也就是說,同壹車型在空載和負載的情況下,計費是壹樣的。不裝貨的車主自然覺得“貴”。
同時,在新的收費模式下,實行分階段收費,沿途可能會把路徑分成很多小的費用,每個費用會單獨通知。
分段收費是將高速公路按照相鄰的互通式立交和出入口收費站劃分為獨立的收費路段,每個收費路段單獨計算收費金額的壹種模式。在每個收費區間上設置ETC門戶框架,負責收取該區間的費用;需要收費的匝道裏程由出入口收費站收取。
(來源:網絡)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