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域名系統)是萬維網上的分布式數據庫,它映射域名和IP地址,使用戶可以更方便地訪問互聯網,而不必記住機器可以直接讀取的IP字符串。通過域名獲取域名對應的IP地址的過程稱為域名解析(或主機名解析)。
DNS協議運行在UDP協議之上,使用端口號53。在RFC文檔中,RFC 2181指定了DNS,RFC 2136指定了DNS的動態更新,RFC 2308指定了DNS查詢的反向緩存。
二、設置步驟
1.右鍵桌面上的我的鄰居→選擇屬性,在網卡對應的本地連接中選擇屬性、通用和互聯網協議(TCP/IP)查看其屬性。
如果路由器是默認設置,則主機網絡參數設置為:
IP:192.168.1 . x(2-254)
掩模:255.255.255.0
網關:192.168.1。
DNS:填寫本地DNS地址。如果您不清楚,請咨詢您當地的服務提供商。(也可以設置自動獲取IP地址,DNS建議手動指定。)
2.Vista IP地址參數設置:右鍵單擊桌面網上鄰居,選擇屬性,在網絡管理側欄中選擇管理網絡連接,選擇網卡對應的屬性、通用和互聯網協議第4版(TCP/IP)查看其屬性。如果路由器是默認設置,則主機網絡參數設置為:
IP:192.168.1 . x(2-254)
掩模:255.255.255.0
網關:192.168.1。
DNS:填寫本地DNS地址。如果您不清楚,請咨詢您當地的服務提供商。
第三,設定路徑
右鍵單擊我的桌面網上鄰居→選擇屬性→選擇屬性、常規、Internet協議(TCP/IP)和網卡對應的本地連接中的屬性。
擴展數據:
DNS功能:
每個IP地址都可以有壹個主機名,主機名由壹個或多個用小數點分隔的字符串組成。有了主機名,就不用死記硬背每個IP設備的IP地址,只要記住相對直觀有意義的主機名就可以了。這就是DNS協議的功能。
有兩種方法可以將主機名映射到IP地址:
1)靜態映射,每臺設備都配置有主機到IP地址的映射,每臺設備獨立維護自己的映射表,只供本設備使用;
2)動態映射,即建立壹套域名解析系統(DNS),只在專門的DNS服務器上配置主機到IP地址的映射。對於網絡上需要使用主機名進行通信的設備,首先需要從DNS服務器查詢主機對應的IP地址。?[1]?
最終得到主機名對應的IP地址的過程稱為域名解析(或主機名解析)。解析域名時,可以先使用靜態域名解析,如果靜態域名解析不成功,可以再次使用動態域名解析。可以將壹些常用域名放入靜態域名解析表中,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域名解析的效率。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