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精確移出壹定體積溶液的測量裝置。移液管是壹種測量儀器,只用來測量它所釋放的溶液的體積。它是壹根細長的玻璃管,中間有壹個擴大的部分。它的下端呈尖嘴狀,上端頸部刻有標記線,這是所取體積準確的標誌。
常用的移液器有510、25、50、75等規格。通常,帶有刻度的直玻璃管也稱為移液管(見圖1)。常用的移液器有1、2、5、10mL。移液管和移液管移動的體積通常可以精確到0.01mL。
根據轉移溶液的體積和要求,選擇合適規格的移液管使用。在滴定分析中,壹般用移液管準確轉移溶液,反應需要控制試液的加入量時壹般用移液管。
檢驗儀器
移液管
檢查移液器的噴嘴和尖端是否損壞。如果損壞,則不能使用。
清潔儀器
先用自來水沖洗,再用鉻酸洗滌液浸泡。操作方法如下:右手握住移液管或移液管上端適當位置,食指緊貼移液管上口,中指和無名指張開握住移液管外側,拇指在中指和無名指中間握住移液管內側,小指自然放松;左手拿洗耳球,掌心拿吸耳球,尖端朝下。握緊吸耳球,排出球內空氣,將吸耳球尖端插入吸液管(移液管)上口或緊靠吸液管上口,註意不要漏氣。慢慢松開左手手指,慢慢將洗滌液吸入管內,直至刻度線以上部分,取出吸耳球,用右手食指迅速堵住移液管(移液管)上口,稍等片刻,再將洗滌液放回原瓶中。用自來水沖洗移液管(移液管)的內外壁,直到沒有水滴掛為止,然後用蒸餾水沖洗三遍,控幹水分備用。
吸入溶液
將待吸溶液搖勻,將壹小部分待吸溶液倒入幹凈幹燥的小燒杯中,用濾紙吸幹清洗過的移液管尖端內外的水,插入小燒杯中吸出溶液。當移液管容量達到65,438+0/3時,立即用右手食指按壓管口,取出,水平握住移液管並旋轉,使溶液流遍整管內壁,從下端尖端將溶液排入廢液杯中。這樣,溶液潤濕3-4次就可以被吸收。
將吸液管用待吸液濕潤洗滌後插入待吸液面下1 ~ 2 cm處,用吸耳球按上述操作方法吸液(註意吸液管插入溶液不要過深,吸液時要向下插,並始終保持這個深度)。當管內液面上升到刻度線以上約1 ~ 2 cm時,用右手食指迅速堵住管口(此時若溶液降至標準線以下,應重新吸),將移液管提出待吸液面,待管尖接觸到待吸容器內壁壹會後提起,用濾紙吸幹粘附在移液管或移液管下端的少量溶液。(移動移液管或移液管時,移液管或移液管應保持垂直,不能傾斜。)
調節液位
移液管
從左手拿起另壹個幹凈的燒杯,將移液管尖端靠近燒杯內壁。保持燒杯傾斜以保持移液管垂直,保持刻度線和視線水平(左手不能碰到移液管)。輕輕松開食指(輕輕轉動移液管或移液管),使管內溶液從下口慢慢流出。當液面接近刻度線時,右手食指緊壓,停頓片刻,然後按上述方法放入溶液的彎月底線,直至與刻度線上緣相切,立即用食指按壓噴嘴。將尖端靠近燒杯內壁,向燒杯口移動壹點,並去除尖端的液滴。小心地將移液管移入盛溶液的容器中。
釋放溶液
將移液管或移液管直立,傾斜接收器,放開食指,讓溶液順著接收器內壁流下。管內溶液流出後,保持排液狀態15s,將移液管或吸液管的尖端靠著管壁來回滑動幾次(或繞著接收器內壁旋轉移液管尖端),取出移液管(殘留在管端內壁的少量溶液,強力外力無法使其流出)。除管身標有“吹”字者外,可用洗耳球吹出,不準保留)。
清潔儀器
移液管的使用
清洗移液器,並將其放在移液器架上。
希望能幫妳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