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平均分配的現象經常出現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中。為了讓孩子更好的理解平均分配的現象,就是把同壹項分成幾份。我設計了這個活動。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掌握和理解平均分配的意義,然後能夠將所學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活動中,我遵循“新大綱”的精神,能夠將數學教育帶入生活,並創設了參觀熊家的遊戲情境,讓孩子們在玩、想、分、吃的過程中輕松學習數學。活動中,我給孩子們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和實踐的機會,讓孩子們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發現,在發現中理解。
活動目標:
1.感知遊戲中的平均分配現象,初步理解平均分配的含義。
2.能夠根據需要分配數量,並嘗試不同的平均分配方法。
3.能夠積極參與運算活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知識和經驗準備:孩子對量有壹定的認識。
材料準備:(1)各種顏色的糖果零食若幹。(2) PPT活動流程:
先介紹場景,初次接觸壹般。
1.今天參觀新家,小熊搬了新家,邀請我們去參觀。想去嗎?
2.感知熊家的數量。請給每個孩子找壹把小椅子坐下,分成6組,每組要求人數相同。
第二,初期操作,學習平均分布。
1.集體操作,感性平均分布(1)小熊為我們的孩子準備了壹份零食。讓我們看看它是什麽。有多少?
(2)讓孩子分享這些零食,每個人要分享同樣的量?
(3)兒童講述。
2.逐壹相加,體驗平均分布(1)。小熊發現這麽多零食太少了,我再加點讓妳多吃點!(老師加零食)(2)除了這個方法,還有其他方法嗎?
(3)我給妳加壹些零食,請用不同的方式分享壹個點,並要求每個孩子分享相同的量。
老師總結:原來把同壹篇文章分成幾份的現象叫做平均分布。
第三,分享糖果,鞏固平均分配。
1.秀糖果(1)小熊請我們做嘉賓,也請了幾個小動物做嘉賓,但是遇到了麻煩。我想請妳幫我壹個忙,請給他們這些美味的糖果,讓他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吃盡可能多的糖果!
(2)集體交流2。分享糖果現在讓我們與來賓和老師們壹起分享美味的糖果吧!
更多學前教育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