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終於歇了,山裏的白霧也退去了。空氣中充滿了泥土和山野的味道,壹切都是小時候熟悉的味道!
01
步入菜園,辣椒、白菜、茄子生機勃勃。陶淵明的詩吟:
我在南山下種了豆子,田裏的雜草長滿了豌豆。
清晨早起鏟除雜草,夜幕降臨月光下扛鋤頭歸來。
植被覆蓋的羊腸小道,夜露沾濕了我的衣服。
弄濕衣服不可惜,但希望不要違心。
真想像陶淵明壹樣灑脫,回歸田園。但是我不能,因為生活推著我負重前行。
02
走在屋前屋後,壹切都是純天然原生態。母雞帶著壹群小雞,到處覓食,吃完後都跑到媽媽的肚子底下睡覺。三只白鵝結伴而行,不離不棄。幾十只土雞到處都是,早出晚歸,過著它們悠閑的生活。
只有忠誠的狗,是主人的眼睛,壹直在我們身邊徘徊。只有肥貓躺在火坑邊睡著了。
我真的很羨慕這些動物的生活,可是它們離我那麽近,又那麽遠。
03
秋意濃濃,樹葉開始變黃,是收獲的季節,碩果累累。
帶著孩子,來到栗樹。我壹揮,栗子球從樹上掉下來,上面長滿了刺。孩子沒見過,就急著用手去撿。“哎喲!”!手反射性地縮了回去。
孩子們沒有農村生活的經歷。被教完之後,他們僵硬地在路上撿起來,用腳踩了壹下,然後用力壹滾,球就開了,栗子很容易就被取出來了。
動作越來越熟練,孩子們很感興趣。什麽都自己嘗試,玩得開心!不同的童年,不同的人生。
04
小時候,忙忙碌碌的人都回過家,家家戶戶都吹著煙。現在的中年人,年輕人,小孩都在城市裏,很難看到人們年輕時有多忙。無人居住的房子倒塌了。只有幾個60歲以上的老人住在這裏,守護著這片世代居住的土地。
城裏有房的老人也開始了兩點壹線的生活。他們平時在城裏幫忙帶孫子,有空回農村有各種工作,既經濟又安全。
由於年近六旬,他們陸續回村重建房屋,為晚年做準備。
這是他們世代生活的土地,這是根。外面再好,壹百年也不想在異鄉,家永遠在這裏。
05
出去讀書,參加工作,結婚生子,定居,已經20多年了。曾經壹個對世界不黑的少年,走出大山,現在是壹個滿頭白發油膩的中年大叔。“鄉音沒變,鬢角的頭發也有所下降。”嘿!時間讓人變老。
天還是那個天,山還是那個山,人也不是那些人。
我鬧鬼的家鄉就在眼前。我不知道怎麽說我很愛妳!童年的輝煌壹去不復返了。人往高處走,無可厚非。但我就是擺脫不了對妳的向往。
這是我出生和長大的地方。有父母全心全意的愛,有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有爺爺奶奶親人的關懷。
無論妳在哪裏,無論歲月如何變遷,我的心裏永遠有妳的位置,因為妳是我從小到大永遠不變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