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胡潤,就沒有李潤。
正如壹位評論家所說,“市場活動的本質是傳遞、收集、掌握、分析和使用信息。信息和市場的關系就相當於語言和我們日常生活的關系。”現在世界市場迫切需要形成中國經濟的共同語言,而誰能守住中國的財富和註意力經濟,只是這個共同語言形成過程中的衍生產品。
中國經濟信息的缺失產生了巨大的財富“渦輪”,也使得中國的經濟排名處於各國紛爭的狀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個體戶胡潤vs老牌富豪榜操盤手福布斯的戲碼。國際掘金者胡潤的發展史與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不謀而合。
胡潤走的路讓我們想起了19的80年代的道瓊斯。當後者把最新的華爾街股市抄在劣質紙上做簡報,通過信使發給他的24個客戶時,有點類似於7年前到處推銷自己榜單的胡潤。道瓊斯很快成功了,因為華爾街需要準確的信息。遺憾的是,胡潤最讓人詬病的就是準確性。就連胡潤本人也多次表示,該榜單並不準確。那麽,這種不準確的情況是胡潤的原因嗎?
我們不能相信胡潤這個個體戶,但是別忘了,中國大陸的福布斯富豪榜就是這個個體戶寫的,而且福布斯去年推出的富豪榜也和胡潤的榜單有很高的重合度,可見雙方的數據樣本和分析模式大致相同。福布斯會拿自己的金字招牌開玩笑嗎?答案顯然又是別有用心。
其實所有的排名都面臨著指標體系是否全面的問題。比如《財富》500強等權威排名,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全球國際競爭力排名,都受到過這種質疑。此外,《財富》和《福布斯》對中國大陸財富統計的標準不同。
再者,指標數據的公開性和真實性是決定榜單準確與否的核心要素。胡潤團隊收集的信息來源主要有媒體報道、股市公告、實地采訪以及遍布全國的信息網絡。所有上榜者面臨的共同問題是,國內信息披露不夠,上市公司造假橫行,壹些未上市公司的信息更是難以捉摸。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做到準確。
沒有胡潤,就沒有李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