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心理咨詢公開課24-三位心理咨詢師的成長分享

心理咨詢公開課24-三位心理咨詢師的成長分享

周四晚上,在王勝的主持下,三位初級心理咨詢師張海濤、李曉星和王琨分別分享了他們的成長之路。說起步階段好像不太合適,因為都成了全職顧問。雖然轉全日制的時間可能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但是他們的學習時長、個人經歷、被督導時間都不短,經歷還可以。但是學長不能說,說新手更不合適,那就先這麽叫吧。

面試中的問題記不太清楚了,就按照咨詢師總結壹下吧。

1,張海濤,去年9月加入平臺,接觸學習心理咨詢5年。他的研究流派是短程聚焦,CBT和人本主義,以及歐文亞龍的團體治療。我入行的時候,被我的咨詢師鼓勵“先試試,不要想10年8年以後的事情”。這句話有壹種活在當下的感覺,讓我心裏有壹種特別的感覺。

新手咨詢師,失敗的案例肯定比成功的多。其實遊客什麽樣的都有,能抓到什麽就收什麽。壹個新手咨詢師的效果不壹定不好。完成壹個案例後,高級顧問會繼續做下壹個。壹個新手咨詢師可能要花壹周時間思考,壹個新手咨詢師需要時間化妝。

我受理的案件要求沒有那麽高,進入平臺的壓力會更大,因為來訪者對平臺的期望值也更高。但是進入平臺後的情況很多。而且平臺會在10之後自動關閉,分發給更多的其他咨詢師。

團體咨詢也是壹個流派,它也有壹個功能。同行的幫助很大,可以觀察到反饋有沒有改善。親身體驗者可以幫助人生成長,監督可以幫助職業成長。

選擇顧問或主管不壹定要大咖,選對就行。比如:我想找壹個主管。壹次看到壹個新手主管招200塊,我會馬上聯系他。因為我也是壹個新手顧問,我有足夠的經驗來監督自己,不壹定需要壹個昂貴的高級主管。

走心理咨詢師這條路難,說起來容易。壹個班100個學生,最後還剩20多人。如果妳能堅持,妳就是10%。只要妳能堅持,妳就會成功。

關於個人經驗中的曝光問題,越早曝光,處理越快,越快收到效果。不然慢慢來也行,就是時間長,花費多。如果妳有這個顧慮,也可以直接把妳的顧慮告訴咨詢師,否則效果會和預期不壹樣。

2.李曉星,80年代出生,EFT短距離派,英語情感自由技法,主要特點是“溫情”,主要有四個理論支撐:人本主義態度、情感論、依賴論、系統論。去年6月進入平臺,今年開始全職,主要做家庭咨詢。我有10多年的企業高管經驗,所在城市比較孤立。

學習平臺有機會。第壹,班主任會逐漸接到案例。學習系統有機會接觸咨詢師,找到合適的個人體驗師和督導。

個人經歷很重要。很多人不了解自己。親身經歷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幫助個人成長。

把壹個流派學透,咨詢的時候就有恃無恐了。我有點好奇。我想知道為什麽這個咨詢師總是強調自己是80後?

3、王琨,13年經歷,考證2007年,從曾奇峰的地面課開始接觸精神分析,讀了心理學碩士,熟悉了沙盤,後來了解了榮格的客體關系。現在是動態派,主要做中遠程案例。

如何選擇合適的流派?可以先了解壹下各個流派,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在壹個流派裏深入學習,然後再加入其他流派,路壹定要壹步壹步走。

碩士畢業後去醫院做誌願者,從醫院出來和朋友壹起開工作室,開始收費。朋友們都是不同的學校,但同行的相互實踐收獲頗豐,為咨詢增添了信心。

個人經歷對自己的案子也有幫助,可以盡快成長完善自己的案子。

聽了三位咨詢師的分享,可想而知壹路不易。就是播下壹顆種子,然後長出牙齒,這需要肥料,需要土壤(家人支持,經濟允許),需要陽光(陽光充足,自己努力)。

補充說明王勝引用趙文濤老師的話說,“只有拒絕的咨詢師,沒有拒絕的來訪者。”這句話很有意思,提醒我們以來訪者為中心,沒有錯的來訪者,只有錯配的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