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離佘山還是挺遠的,近20公裏,公交車也不是很方便,就自己開車去了。不然爬完山就不想走了。但是自從買了車以後,出門基本都可以開車,比較方便。說實話,有車真的很方便。
停下車,向“佘山之巔”出發!!!
上海佘山分為東佘山和西佘山,是上海的後花園。山上的天主教堂和佘山天文臺是比較有趣的兩個景點。此行是去西舍山領略古人的智慧。上海佘山對公眾免費開放,只有部分景點需要收費,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選擇地去玩。
穿過景區大門就是通往山頂的石階。很久沒運動了,剛走幾步心跳就開始加快。看來我以後沒事幹了!
位於山腰的“開拓者塔”是壹座磚木結構的建築,平面呈八角形,共七層,亭式,腰檐,平座,欄桿。塔高29米,磚木結構,七層八面。它造型優美,修長飄逸,歷經千年風雨依然不偏不倚,端莊典雅。它是玉山最著名的古跡之壹。但是現在已經無法進入內部,只能在外面遠遠的看著,根本看不出是世紀壇。
秀華寺鐘樓,壹座兩層小樓,有山壁,樓下有雕像,樓上有鐘,以前買了名票就敲,現在取消了,不對外開放。
山上的樹已經長出了嫩芽,在暖風中自由搖擺,到處充滿了生機。遊客們紛紛用手機記錄下了這壹精彩瞬間。上山的路上,沿途有很多供遊客休息的座位。當他們累了,他們可以休息壹下,感覺很舒服。
招牌上的天主教堂和天文臺是西舍山的兩個著名景點。走上山路的石階。
上海天文臺佘山站前身是法國天主教會於1900年建立的佘山天文臺。擁有中國最早的雙筒40cm折射望遠鏡、中國自行研制的1.56m望遠鏡、60cm衛星激光測距儀和25m射電望遠鏡等重要天文設備。是我國重要的天文觀測基地和天文科普教育基地。這裏需要單獨買票,12元的票價無所謂。既然妳在這裏,妳應該去看看。
進入天文臺,首先經過的是絲綢之路星空中的壹個攝影展廳。展廳裏展出了國內外攝影師的作品。看著這些作品真的很震撼。它們太美了。
展廳出來了,繼續往山上走。有壹塊大石頭,上面寫著“上海天文博物館”。
繼續前進就是“佘山之巔”?除了文物展廳,還有紀念石碑,佘山山頂的基巖點,國際經度聯測的壹個基點。
逛完佘山天文博文館,原路返回,看到路上的指示牌,繼續走,就是佘山天主教堂。
今天,我有點不走運。遇到了天主教堂,正在維修,已經關閉,只好放棄,走下山路。但是在下山的路上,我看到了14的《苦亭》,裏面記錄了耶穌經歷的14種苦難。
佘山中山聖母院。
三聖閣的廣場護欄也在改造中。廣場很大,可以容納幾千人。
下面是上海地震科普館,現在整個展廳免費開放。
地震科普館前的張衡雕像,小學課本裏學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對地動儀的認識體現了古人的智慧。
中國地震活動區域圖!
演播室裏有循環播放的科技知識。有興趣的可以了解壹下。
房間裏有模擬地震的場景,看著真的很心酸。
走出地震科普館,意味著這次佘山之旅告壹段落。整個行程不到兩個小時,我出了壹身汗,但感覺很感動。有機會我壹定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