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自貢井深層鹽鉆抽汲的傳承意義

自貢井深層鹽鉆抽汲的傳承意義

在井鹽工業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曾經有1711口井,年產鹽4000多噸。今天,大英縣仍有41口古鹽井,分布在方圓6公裏範圍內。

第壹,精湛的井鹽開采技術。在自貢悠久的井鹽發展史中,最令人驚嘆的是壹套別出心裁的井鹽鉆、采、炸技術,尤其是北宋清朝時期卓桶井采用的沖擊鉆井法深井鉆井技術,開創了人類機械鑿井的先河,是鉆井技術的重大突破,領先世界。這項技術在11世紀後傳入歐洲,有力地推動了世界鉆井技術的發展,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世界現代石油之父。

第二,豐富的井鹽經濟史料。自貢鹽業的生產經營歷史和景德鎮瓷業的生產經營歷史壹樣,壹直是國內外研究中國經濟史的學者感興趣的問題。自貢市有鹽業歷史檔案和文獻3萬余卷,特別是鹽業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井鹽經營契約和賬冊,為研究井鹽商品經濟的發展和鹽業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經營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第三,井鹽產地和遺址多。2000多年來,自貢鹽業工人先後在鹽場人工開鑿鹽井13000多口,產鹽7000多萬噸,產天然氣300多億立方米。在眾多保存下來的鹽井中,除了大公井、陽炎井、法源井等著名的遺址外,還有更著名的:世界第壹口千米以上深井——東源井,壹口開采了200多年的古井——小橋井,現存最高的大十四井和新建的大六井木井架。

第四,因鹽而興的古鎮古街。鹽業的發展和運銷的繁榮,給自貢的集鎮帶來了繁榮。截至目前,自貢保留了壹定數量的風格和格局完整的傳統街區和古鎮老街,如自流井地區的中華路和新民街,貢井地區的河街和老街,富順的厚街,燈井關鎮的大河街,趙華鎮的新華街,會柴口,兩高山老街,鹽運路上的大山等。在這些古街中,貢井老街和河街最為古老,是貢井產鹽和城市的發源地之壹。這裏不僅有大公井和貢井縣城的遺址、運鹽的騾馬古道、行人的古石橋、鹽船經過的石河堰,還有與店鋪相鄰的街巷、輕巧簡陋的房屋、石板街。這些古鎮或因鹽運而產生,或因鹽運而發展,其興衰對鹽業運銷起著重要作用。

第五,各種鹽業會館。自清雍、甘以來,隨著經濟的繁榮,各地商人雲集自流井地區經營鹽業,聚斂財富,並在自流井、貢井、永安等地集資興建同鄉會。當時殿堂眾多,蔚為壯觀,體現了京燕文化的繁榮。這些大廳靈活、緊湊、開放,建築裝飾華麗。戲樓和天街(內院)構成公共活動空間的主體,充滿生活氣息和自貢地域趣味。

第六,近代鹽商的宅寶園屋。從清朝開始,因鹽而富的地方官為了防止起義軍或揮霍享樂,修建了城內大安村和省內罕見的巨型堡壘三垛村。其次是張遠、羅源、侯元、天祿堂、胡元和等私家花園洋房、廳堂、亭臺樓閣,爭奇鬥艷。園林特色。

自貢市和大英縣的井抽鹽技術傳承了近千年,其工藝至今完好無損,已成為世界上打深井的活化石,應采取切實措施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