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妳從小被人“欺負”過嗎?

妳從小被人“欺負”過嗎?

我想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適當的恐嚇可以在壹定程度上讓他們避免接觸危險的事物或情境。對教育孩子確實有效,但弊大於利。

很多家長也明白這種方式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但為什麽還熱衷於“威脅育兒”呢?

原因:

1.沒有其他正確有效的方法。

父母知道通過恐嚇讓孩子安靜下來或者達到某種目的不是最合適的方式,但是每次遇到事情還是會用恐嚇的方式。因為沒有更有效的方法,這種簡單有效的恐嚇方式會被家長廣泛使用。

2.缺乏耐心

工作生活的壓力讓父母不堪重負,各方面都占據了父母的大量精力。導致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足夠的精力,對家庭教育缺乏耐心。

孩子在哭的時候,表現得很不恰當:打架、罵人、不聽話、吃不好睡不好、撒謊。壹旦父母反復勸說沒有用,耐心耗盡,孩子的行為就會失控,會不由自主地用恐嚇的方式來制止孩子的不當言行。

3.效果很明顯,立竿見影。

很多家長表示,恐嚇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有用的,可以讓哭鬧的孩子瞬間安靜下來,及時阻止孩子的不當行為。

很多時候,說服和講道理都不能讓孩子平靜下來,還不如恐嚇有效。而且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夠重視,總覺得被嚇嚇沒什麽。

建議盡量不要虐待或恐嚇孩子,不要總是壹副“我是為妳好,妳必須聽”的樣子。恐嚇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家長要細心了解孩子,因材施教。

家長威脅教育:妳覺得是小事,可能是孩子壹生的陰影。看到壹個家長威脅教育的報道,毀了壹個孩子。讓我展示給妳看:

前幾天,在江蘇南通,壹個10歲的男孩為了去同學家玩,偷偷拿了家裏100元,被父母送到派出所。

結果警察耐心教育了男孩,男孩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把剩下的錢還給父母。

而且還教育男孩父母:

“家長首先應該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總說自己犯了錯,讓警察叔叔抓妳。讓孩子知道以後遇到任何危險的事情都要找警察叔叔幫忙。不要讓孩子想起警察叔叔。很害怕。”

這是“不聽,警察就把妳帶走”的升級版!

那麽“恐嚇教育”的本質是什麽呢?

阿爾菲·科恩(Alfie Cohen)的《無條件養育》說:父母喜歡用威脅性教育,這其實是“愛的撤回”,即暫時的情感拋棄。這種做法雖然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但比打罵還要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