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話:
《遙望江南,超然物外》宋代: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試著在超然的舞臺上看,半個城市都是花。霧和雨使成千上萬的人變暗。
壹頓冷飯後,酒醒卻覺得不舒服。不要為故人思念故國,新火試新茶。詩和酒利用時間。
解釋:
春天還沒有結束,微風細細的,柳枝斜斜的隨它起舞。登上超然臺,遠遠望去,護城河只有半滿春水微微閃爍,而城內卻開滿了五顏六色的春花。再遠壹點,家家瓦房都在雨影裏。
寒食節過後,我帶著壹股思鄉之情醒來,只好安慰自己:不要在故人面前思念故鄉,只需點壹把新火煮壹杯新摘的茶,趁妳還風華正茂,喝個痛快。
註意事項:
1,望江南:唐原名,後被用作詞牌名。又名《憶江南》。
2.超然臺:建於北方城市密州(今山東諸城)之上,登上舞臺可以俯瞰全城。
3.嘿:護城河。
4、寒性食物:季節性。在古代,清明節的前壹天被稱為寒食節。
5、咨詢:嘆氣,嘆氣。
6.故國:這是指故鄉和故鄉。
7、新火:唐宋風俗,清明前兩天,禁火三天。節後榆樹柳的另壹種火叫“新火”。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關於作者:
蘇軾(1037 ~ 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字何中,號東坡居士。梅州眉山(今四川)人。蘇洵的長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除了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先後被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潁州。
擴展數據:
這個詞第壹部分是寫景,第二部分是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最後壹部電影中的場景包含了“以愉悅襯托悲傷”的元素,表達了作者對有家又不願付出的無奈和挫敗感。更重要的是,全詩表達了思鄉之情,尤其是作者以茶敘的慰藉。
這首既豪邁又婉約的詩,通過春景的復雜變化和作者的感情、神態,表達了詩人“行其所用,藏其所棄”的豁達超然的胸懷和人生態度。詞的第壹篇,講的是我在臺上時,晚春的郊外風光。
詞與情由景來表達,情景交融。斜柳、梯田、泉水、市花、煙雨等晚春意象,以及燃新火、試新茶的細節,生動細膩地表達了作者微妙復雜的內心活動,表達了遊子熱烈的鄉愁。書寫異鄉風光與表達鄉愁結合得如此天衣無縫,可見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
百度百科——看江南晁然臺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