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的總稱,全世界約有2000種,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據國內幾位專家統計,現在發現的大約有100種,加上未發現的,總共有150多種。要在夜間發光,可分為水生和陸生兩種。體型小到中等,長而扁平,體壁柔軟,有鞘翅。胸部後板平坦,常覆蓋頭部。小腦袋。眼睛呈半球形,雄性的眼睛往往比雌性的大。腹部有7-8段,末端下方有發光體。體內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反應產生的黃綠色熒光。
螢火蟲體長約0.8厘米,扁平細長,頭部較小,體壁和鞘翅柔軟,頭部被壹個大的胸罩覆蓋。雄蟲觸角長,11節,扁平或鋸齒狀;腹部有6~7個蹼,末端有發光體,能發出熒光;大多數雄性都有翅膀。雌蟲沒有翅膀,身體比雄蟲大,不會飛,但熒光比雄蟲亮。
1,生活史
螢火蟲屬於完全蛻變。它們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和蛹成蟲。水生螢火蟲壹般四個月完成1代,1年有兩代。而陸生螢火蟲則需要1年才能完成1代,幼蟲從卵孵化到化蛹要蛻皮6次,化蛹持續時間因物種而異,最長可達40多天。田間成蟲壽命壹般為3-7天,但有的長達20-30天。
2.生活習慣
棲息地:
螢火蟲根據生活環境分為陸生和水生兩類,前者占大多數。陸生螢火蟲幼蟲多生活在遮蔽物高、草本植被茂盛、相對濕度高的地方,水生螢火蟲的每種狀態都有不同的生態棲息地;蛹的階段是在水中度過的。成蟲分雌雄進入水面以上的開闊水域和水邊的植物,卵產在岸邊。
3.工字續時間
根據物種不同,螢火蟲的活動時間也不同。晝夜有晝行種和夜行種,夜行種出現在18至淩晨3、4點。壹般來說,大多數物種在日落後開始活動,晚上20點和21點多數停止活動。螢火蟲幼蟲在晚上出現的時間與成蟲差不多,但它們可以整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