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瑪麗是什麽體驗?

瑪麗是什麽體驗?

瑪麗於1867年出生在波蘭華沙。高中畢業後,她被精神病困擾了壹年。因為是女的,不能在任何俄羅斯或者波蘭的大學繼續深造,所以做了幾年家教。瑪麗和姐姐都很想去法國留學,姐姐為此攢了壹筆錢,但是只夠她去法國留學壹年。於是,瑪麗準備讓妹妹先去法國,掙錢供妹妹讀書,等妹妹畢業後再資助瑪麗出國留學。因此,瑪麗當了八年家庭教師。但這八年的艱辛並沒有磨滅她求學的意誌,最終在姐姐的支持下實現了自己的法國留學夢。她來到巴黎的索邦大學,也就是現在的巴黎大學。經過四年的努力,她獲得了數學和物理兩個碩士學位,並成為那裏的第壹位女講師。

瑪麗亞遇到了巴黎學校的另壹位講師皮埃爾·居裏,也就是她後來的丈夫。他們兩人經常壹起研究放射性物質,主要是瀝青鈾礦,因為這種礦石的總放射性比它所含鈾的放射性強。1898年,居裏夫婦對這壹現象提出了壹個邏輯推論:瀝青鈾礦中壹定含有某種未知的放射性物質,這種物質的放射性遠遠大於鈾。12年2月26日,居裏夫人向全世界公布了他們的推斷,並在隨後的幾年裏不斷提煉瀝青鈾礦中的放射性物質。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終於成功地分離出了氯化鐳。發現了兩種新的化學元素:釙和鐳。因為對放射性的偉大發現和研究,他們與亨利·貝克勒爾1903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瑪麗成為歷史上第壹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1911年。瑪麗因成功提取鐳而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令人驚訝的是,瑪麗·居裏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後,並沒有將提取純鐳的方法申請專利,而是公之於眾,促進了當時放射化學的發展。

居裏夫人也是歷史上僅有的兩位不同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之壹。在第壹次世界大戰中,他建議利用放射學原理醫治傷員,從而促進了放射學在醫學研究領域的發展和應用。1921年,她去美國為放射學的研究籌集資金。居裏夫人因過量接觸放射性物質於1934年在法國逝世。之後,她的大女兒埃隆·喬裏奧·居裏以1935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最小的女兒艾芙·居裏在母親去世後寫了壹本書《居裏夫人傳》。在20世紀90年代的通貨膨脹期間,居裏夫人的頭像曾經出現在法國和波蘭的郵票和貨幣上。化學元素鋦(Cm,96)是為了紀念居裏夫婦而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