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鷹立如眠,虎行如疾。是它的魔力抓鳥吃人。所以君子必聰明有才,必有長路。”韜光養晦不僅是為人處事的智慧,也是成事的方法和訣竅。只有不暴露自己的才能,不讓人看不起,才能輕松拿下對方,壹舉解決問題。
愛國將領蔡鍔在雲南任職期間,成功領導了昆明重陽起義,開啟了推翻清朝腐朽統治的新篇章,樹立了崇高威望。袁世凱總統認為蔡鍔有才華,又是梁啟超的學生,不應該讓這麽危險的人在外面打仗。袁世凱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為自己稱帝鋪平道路,頒布了壹道主席令,將蔡鍔轉移到北京。臨行前,蔡鍔建議唐回滇任大都督,袁世凱同意了蔡鍔的請求。
蔡鍔到了北京,被袁世凱用精心設置的閑職任命,受到嚴密監視。事實上,他是被袁世凱軟禁的。
然而,蔡鍔並不是壹個遊手好閑的人。在了解了自己的危險處境後,他立刻開始想辦法逃出籠子。但蔡鍔的壹舉壹動都被袁世凱的人緊緊跟隨。很難和老奸巨滑的袁世凱鬥智鬥勇,逃出重圍。蔡鍔苦思良久後,想了壹個辦法,就是假裝自我放縱,讓袁世凱放松警惕。
於是蔡鍔打麻將,吃華三,逛青樓,吃喝玩樂,縱情於八大胡同的浪漫生活,把自己打扮成蕩婦,制造家庭不和的輿論,與雲集班頭號妓女小鳳仙廝混,制造各種假象迷惑袁世凱及其耳目。袁世凱得知這壹情況後,覺得蔡鍔墮落無能,實在不足為慮。他稱他為“梅裏將軍”。此外,蔡鍔在八月將軍們聯合擁立帝制時,也表示強烈支持袁世凱當皇帝,這讓袁世凱對他深信不疑。
小鳳仙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妓女。袁世凱讓她認識蔡鍔,意在讓蔡鍔墮入溫柔鄉。但小鳳仙接觸蔡鍔後,認為蔡鍔為人正派,不像壹般的官僚政客,所以很佩服他。
蔡鍔也視小鳳仙為知心朋友。他詳細地告訴她袁世凱稱帝的野心和他是國家災難的原因,並請她設法幫助他逃離北京。
看到蔡鍔整天吃吃喝喝,做做白日夢,沈浸在溫柔的田園裏,袁世凱以為自己的計劃成功了,於是對蔡鍔放松了警惕,趁著這個機會,在小鳳仙和梁啟超的幫助下,蔡鍔成功避開了袁世凱的目光,順利逃出北京,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自己的大本營——雲南。袁世凱得知這個消息,不禁感嘆:我這壹輩子騙了無數人,卻被蔡松坡(蔡娥)騙了!
次年年初,袁世凱天下大亂,稱帝,蔡鍔率部在雲南討伐袁世凱,正式開啟護國運動。在蔡鍔的指引下,中國各省紛紛豎起義旗,宣布獨立。在背叛親人,四面楚歌的情況下,袁世凱無能為力,被迫取消帝制,不久抑郁而死。
可見,扮豬掩人耳目,韜光養晦,最後扳倒老虎,是絕境中轉敗為勝的妙招,也是管理者在遇到困難時必須知道的妙招。
韜光養晦,是在困境中保命的絕招,也是讓弱者強大起來,起死回生的好辦法。使用這種策略並取得成功的成功人士來自他們自己的來源。孫臏嫉妒龐涓,被龐涓迫害。他靠裝瘋賣傻逃脫了龐涓對他的暗算。他通過圍魏救趙,坐等出頭等手段打敗龐涓,壹箭之仇。國家戰敗,越王勾踐俯首為仆,在吳國當了三年奴隸。他受盡折磨,終於取得了吳王的信任,得以東山再起打敗吳國,成為春秋最後的霸主。魏國大將司馬懿在政敵虎視眈眈的時候,假裝臥病在床,奄奄壹息,讓對手放松警惕,政變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權。當然還有蔡鍔,還有很多。他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自己的做事方法。更準確的說,他們隱藏實力,扮豬吃老虎。
英國哲學家培根在他的著名隨筆中指出:“炫耀壹個人向外的才能是徒勞的,這是值得稱贊的,而隱藏的才能可以帶來運氣,這需要壹種難以形容的自制力和自信心。”想在不利的情況下把事情做好,想在困難的情況下起死回生,不妨向蔡鍔、勾踐、孫臏、司馬懿等人學習,隱藏自己的實力,保守自己的思想秘密,讓對手放松警惕,從而贏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