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施工企業人員進壹步了解《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設計規範》的具體內容,仲達咨詢整理了相關資料,基本概況如下:
邊肖梳理了《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設計規範》的相關內容,包括:總則、術語、道路綠化規劃、道路綠化帶設計、交通島、廣場和停車場綠地設計、道路綠化及相關設施,其中道路綠化規劃的基本內容有:
3.1道路綠地率指數
3.1.1規劃道路紅線寬度時,應同時確定道路綠地率。
3.1.2道路綠地率應符合下列要求:
3.1.2.1景觀道路綠地率不低於40%;
3.1.2.2紅線寬度大於5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低於30%;
3.1.2.3紅線寬度40-50m的道路綠地率不低於25%;
3.1.2.4紅線寬度小於40m的道路綠地率不低於20%。
3.2道路綠地布局和景觀規劃
3.2.1道路綠地布局應符合下列要求:
3.2.1.1綠化隔離帶寬度不小於1.5m主幹道綠化隔離帶寬度不小於2.5m:行道樹綠化隔離帶寬度不小於1.5m;
3.2.1.2主次幹道中間的分體式綠化帶和交通島綠地不得布置為開放式綠地;
3.2.1.3路側綠地應與相鄰道路紅線外的其他綠地結合;
3.2.1.4人行道與商業建築相鄰,路側綠化帶可與路側樹木綠化帶合並;
3.2.1.5當道路兩側環境條件差異較大時,路側綠化帶宜布置在條件較好的壹側。
3.2.2道路綠化景觀規劃應符合下列要求:
3.2.2.1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中,應確定園林景觀道路和主幹道的綠化景觀特色。園林景觀道路應配置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和地方特色的植物,並與街景相結合;主幹道應體現城市道路綠化景觀;
3.2.2.2同壹條道路的綠化要有統壹的景觀風格,不同路段的綠化形式可以有所變化;
3.2.2.3同壹道路的各類綠地在植物配置上應相互配合,應協調好空間層次、樹種組合、色彩搭配和季節變化的關系;
3.2.2.4毗鄰山、河、湖、海,其綠化應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突出自然景觀特色。
3.3樹種和地被植物的選擇
3.3.1道路綠化應選擇生長穩定、觀賞價值高、環境效益好的植物。
3.3.2在寒冷多雪地區的城市,綠化帶和行道樹的種植應選擇落葉喬木。
3.3.3行道樹應選擇根深、分枝點高、樹冠大、濃蔭、生長旺盛、適應城市道路環境條件、不因落果而傷害行人的樹木。
3.3.4花灌木應選擇花朵繁茂、花期長、生長健壯、易於管理的。
3.3.5綠籬植物和觀葉灌木應選擇萌發力強、枝葉茂密、耐修剪的樹種。
3.3.6地被植物應為枝葉茂密、生長勢強、病蟲害少、易於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觀葉和開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應選擇發芽能力強、覆蓋率高、耐修剪、綠期長的。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