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教育是為了培養人。”孩子的教育主要是理解、引導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幫助受教育者發展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在人類文化中盡自己的壹份力量,而不是使受教育者成為特殊的工具。”
陶行知:教育是基於生活、為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具有行動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人。
黃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給汽車裝貨,而是給油箱加滿油。”
鐘啟泉:教育是“學生發展”和“個性成長”的基礎。
秦文君:“教育應該是壹扇門,打開它,充滿陽光和鮮花,它能給孩子帶來自信和快樂。”
國外對“教育”也有很多精彩精辟的論述:
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為了促進“個人獨創性的自由發展”
康德:教育是自我設計、自我選擇、自我建構、自我評價的過程,是自我能力的發展。它體現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審慎、認真地共同探索的社會意誌和機制。不是“授意”也不是“替代”,更不是讓繭中的幼蝶去迎合或違心地屈服。
愛因斯坦:“什麽是教育?當妳忘記了所有的教育,剩下的就是教育。”
霍華德·加德納:什麽是教育?教育是讓孩子去體驗和發現這個世界是什麽樣的,教育者在其中能起到什麽作用。
蒙臺梭利:“教育是為了刺激生活,豐富生活,幫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生存,幫助他們發展這種精神。”
雅斯貝爾斯:“教育是人類靈魂的教育,而不是理性知識的積累。”
Amicus:教育是“愛的教育”。綜上所述,《弟子規》裏有壹句話;孝順第壹,謹慎第二,有余力就學習。這也是儒家思想和孝道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