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森勛從事地質古生物教育多年,在北大親自講授無脊椎古生物學、地史通論、臺板珊瑚、四珊瑚珊瑚、古生物研究方法、生物地層學概論、礦物地層學等課程。他講課壹絲不茍,對學生要求嚴格,經常講老專家學者的風範,勉勵學生熱愛地質事業,樹立遠大誌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樂森勛非常重視研究生的培養,精心指導,嚴格要求,熱情鼓勵。研究生壹入學,他就幫忙制定學習計劃,指定英文參考書,要求全文翻譯成中文,定好課表,每周檢查。樂森勛對研究生的選題、野外工作、室內研究進行了細致的指導和定期的檢查。他還反復逐字修改研究生論文,甚至連標點符號和參考格式都不放過,甚至親自演示化石板塊的張貼。在他的悉心指導下,研究生的專業知識和外語水平提高很快。
樂森勛始終關心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師資隊伍建設。在青年教師開課前,他總是熱情指導,幫助制定教案,修改講稿,有時還親自聽課,組織教師互相觀摩。他多次制定和修改中青年教師培訓和進修計劃,花大量時間審核教師科研成果,提出修改建議,熱情推薦出版,甚至親自作序。60歲時,他親自帶領中青年教師進行野外工作和教學實踐,拄著拐杖上山,指導現場觀察,收集科研資料。
為了恢復和發展北京大學地質系,樂森勛於1955年開始恢復北京大學地質專業。他和王佳音教授以及兩位助教夜以繼日地忙碌著,承擔著組建教學團隊、開展教學工作、選擇建立實習基地、購買圖書資料、儀器標本、建設實驗室等壹系列艱巨的任務。北京大學地質系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和發展起來,凝聚了樂森勛的許多心血。
樂森勛執著於北大地質系的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實驗樓建設。他曾多次向國家有關部門寫提案,並在各種機會提出建議。他常說:“我最大的願望是重建地質系;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為培養地質科學人才而戰鬥到生命的最後壹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