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GDP計算有哪些局限性?

GDP計算有哪些局限性?

壹是核算範圍不夠完整。從理論上講,生產範圍包括所有商品的生產和對外提供的所有服務,但由於數據來源的限制,有些部門的核算並不完整。例如,在房地產業中,沒有核算非房地產開發經營單位從事的以營利為目的的房屋租賃活動。最終用途核算的範圍也不完全,如固定資本形成中非生產性非金融資產的轉移成本沒有完全計入。此外,目前還沒有很好地估計非正規部門的活動。

二是服務業增加值核算存在嚴重的數據源缺口。壹方面,服務企業和個體經營單位沒有定期的統計調查制度,特別是物業管理、計算機服務、商務服務、信息咨詢、會計師服務、律師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其定期數據來源基本空白。另壹方面,有關行政部門的服務業統計普遍局限於這壹體系,範圍過於狹窄,偏重實物量的統計而忽視價值量的統計,不能滿足GDP核算的需要。

第三,季度GDP核算仍表現為累計生產核算,既不能提供季度核算數據,也不能提供季度支出GDP核算數據。其根源在於專業和部門統計無法提供季度GDP核算和支出GDP核算所需的壹些重要基礎數據。

四是服務業生產價格指數有差距。我國目前沒有服務業的生產者價格指數,服務業的不變增加值大部分是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相應的服務項目價格指數計算出來的。但是,有些服務,如計算機服務、會計服務和廣告服務,往往不是居民提供的,因此實際上沒有相應的消費價格指數來計算這些服務的不變增加值。在這種情況下,只能用相關價格指數作為替代,這不能不影響不變價格增加值計算的準確性。

第五,我國GDP核算中工業部門和支出項目的分類過於粗糙,不能滿足生產結構和需求結構分析的需要,也不能滿足向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提交材料的需要。從工業部門的分類來看,工業是壹個突出的例子。目前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較大,但只是壹個工業部門,不能滿足分析工業內部不同工業部門發展和結構變化的需要。主要原因是規模以下工業抽樣調查不能提供詳細的工業部門分類數據。目前,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已經提出了文化產業、信息產業、旅遊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橫跨國民經濟的綜合產業部門增加值的信息需求。因為中國GDP核算中工業部門的分類過於粗糙,很難滿足這種需求。從支出項目分類來看,固定資本形成總量按住房、非住房建築、交通設備、辦公設備等資產類型分類,政府消費按教育、行政、衛生、國防等職能分類,對需求結構分析有重要價值。由於缺乏相應的支出項目分類,無法滿足這壹需求。

第六,GDP核算和數據發布程序存在不合理的問題,這也成為國內外有關方面質疑中國GDP和增長率數據的原因之壹。比如年度預測壹般在65438+2月末發布,容易讓人把預測誤認為統計,從而懷疑中國GDP數據的可靠性和嚴肅性;在獲得更全面的基礎數據後,往往只是對GDP絕對數據進行調整,而沒有對增長率數據進行相應的修改,難以客觀反映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也不符合國際慣例,國際上的批評也很多。目前,我們正在逐步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