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題越詳細越好。
壹般來說,置業顧問會直接明確告知有意向的購房者具體位置、整體規劃、開發商名稱、資質、五證是否齊全、拍賣房屋是否為現房、拍賣房屋何時交付、房價、折扣、首付、供暖方式、房型結構、公攤、容積率、綠化率等相關基礎信息。
而且,大部分購房者大概都能想到這些問題。在這裏,邊肖建議妳除了了解基本信息,還可以根據置業顧問的介紹再思考,深入挖掘妳想了解的信息。
比如現在很多項目執行壹房壹價的價格標準。通常這個時候置業顧問告訴妳的價格是項目的均價,所以只能作為買房的參考。
如果想了解更接近自己實際想買的房子的價格,可以向置業顧問咨詢自己喜歡的樓層和類似戶型的房子的價格。問題越詳細具體越好。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2.問“隔壁”這個詞的真相
很多樓盤在沙盤宣傳或說明時,都會聲稱自己的樓盤靠近某個商業中心和公共交通。面對這樣的宣傳口號,購房者也壹定要詢問實際情況。有時候這種所謂的接近,並沒有妳想象的那麽近。
如果是靠近公交車站,購房者在看房的過程中可以和置業顧問仔細核實這個問題,幾百米或者幾公裏,差別很大。關於“隔壁”二字的真假,購房者可以去樓盤實際考察壹下,或者上網查壹下相關的市政規劃。
3.配套業務什麽時候完成?
如今,許多新建築分布在城市的外圍。這個時候,小區的相關配套,尤其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商業配套就顯得尤為重要。此外,商業設施的建設對壹些購房者來說非常重要。
但購房者要註意,商業項目從規劃到建設開發都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在看房的時候,聽到置業顧問在講侃侃未來的商業規劃,壹定要問清楚這些配套的商業區什麽時候建成,也可以詳細問壹下商業項目是怎麽規劃的,大致定位,什麽時候開工等等。,做到心中有數,不影響自己買房後的生活。
4.不要完全相信樣板間。
開發商對外開放的樣板間,其實相當於壹個樓盤的門面,華麗的裝修必然會給購房者帶來無限遐想。壹般來說,購房者更喜歡參觀樣板間,因為通過樣板間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房子的面積和戶型結構。
但是別忘了,這些吸引眼球的樣板間也會讓妳因為漂亮的裝修而忽略壹些細節。比如樣板房是否為真實樣板房,其呈現的房間面積和比例是否與實際房屋壹致,門窗及其相關配套設施是否與實際房屋用途壹致等等。
這些問題可以問置業顧問,不要太相信樣板房。當然,如果條件允許,還是要看看真正的毛坯房,這樣才能更真實的看到戶型、面積、朝向、采光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