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陽親友互問,壹塊冰心在玉壺裏。——王昌齡《芙蓉客棧與辛健別離》。
賞析:此詩為送別詩。“寒雨入夜吳”,煙雨籠罩著吳,編織著壹張無盡的愁網。雨夜增添了秋天的蕭瑟,也渲染了離別的陰郁氣氛。寒意不僅彌漫了煙雨,也滲透了兩個離別朋友的心。
“連”字和“金”字描寫的是連綿不斷的雨,從河雨傳來的動態,人們可以清晰地感知到,所以可以想象詩人因情而徹夜未眠。而這幅水天相接的烏江夜雨圖,恰恰展現了壹種極其崇高壯美的境界。
2,江南壹無所有,壹個春天就給了。——陸凱為葉凡寫的詩。
賞析:前兩句說的是人和朋友距離很遠,很難聚在壹起,只能通過快遞互致問候。《遇見驛使》中的“遇見”二字,是指不期而遇驛使,被驛使與朋友聯系在壹起,於是送上壹句梅子祝福語,體現了對朋友的深切關懷,使全詩充滿了天然的情趣。
最後兩句在淡淡的問候中深深祝福。江南不僅壹無所有,還有詩人真摯的感情,而這壹切都凝聚在壹朵小小的梅花上。由此可見詩人的品味是多麽高雅,想象力是多麽豐富。“壹枝春”是壹種轉喻方式,用整整壹代人來象征春天的到來,也寓意著對歡聚時光的期待。
3.莫愁前路無知己。世界上誰不認識妳?——高適《別動大耳》。
賞析:唐代送別詩中,那些悲涼纏綿的作品固然感人,但另壹種慷慨發自內心的詩篇,以其真摯的友情和堅定的信念,為灞橋的柳色和渭城的風雨,塗上了另壹種豪邁健美的色彩。
高適的《別東大二首》是後壹種風格的代表作。這兩首送別詩寫於公元747年(天寶六年),當時高適在綏陽,送別對象是著名鋼琴家董。盛唐時期,胡樂盛行,很少有人能欣賞到七弦琴這樣的古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