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工作室領導王雅蘭老師以“深度體驗,巧塑心靈”為主題,對八年級教材下冊五個單元的閱讀、鑒賞、評價進行了宣講。王老師圍繞遊記的“感”設計了討論與鑒賞的教學環節,即主觀體驗與客觀景物的結合、主觀印象與常識的矛盾、客觀描寫與文化內涵的聯系,引導學生深入評價文本,得出“遊記中所見是骨,所見是肉,所感是魂”的結論。沒有骨頭,沒有肉,沒有靈魂,沒有生命。“因此,只有把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融入到深刻的景物描寫中,用巧妙的方法塑造遊記的靈魂,遊記才能打動人心。在此基礎上,王老師引入了學生的習題“青海湖”,並設計了習題復習活動,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王老師的課緊扣結合點的“情”,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文到文,學生的能力水平逐級上升,為老師們呈現了壹堂極具示範性的閱讀鑒賞與評價課。
接下來,王亞蘭老師就確定課型、尋找整合點、設計教學活動進行了詳細的講座,引發了老師們對單元整合課的思考。
隨後,馮勝蘭老師對本次示範課進行了點評和指導。馮老師首先與老師們互動,啟發他們思考:桃花源是壹本遊記嗎?什麽是遊記?她以王亞蘭的示範課為例,參照教材的助讀系統,闡述了遊記的“感”應包括內容和方式兩個方面,包括自我體驗和文化意義;方法應該包括聯想和比較。同時,她也重申了對單元整合的三點理解:可以讓目標解讀更精準,活動設計更優化,課程類型定位更純粹。
隨後,工作室負責人許文娟為本次活動做了總結發言。徐老師強調教師應具備單元整體意識、深入分析教材的能力、準確確定單元目標的能力和整合設計的能力。徐老師強調,整合課程主要包括知識整理課程、閱讀鑒賞與評價課程、讀寫結合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作為工作室成員的導師,王老師帶來了閱讀鑒賞與評價的示範課。此外,徐老師還與工作室成員親切互動,交流單元整合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其中最重要的是確定整合點,而不是單獨板塊教學;二是關註學情,選擇拓展素材。
初夏,陽光溫暖,語言人情濃,妳可以通過冥想達到深遠的目標。整合不僅是壹種理解,更是教師教學實踐的核心手段!“新的壹天,新的壹天,新的壹天”,這次活動讓老師們對單元整合課程有了新的認識,也為老師們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塗輝、彭玉蘭
編輯:塗輝
審核:王亞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