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及配套設施截至2013年底,香港碼頭泊位總數達到7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34個,集裝箱泊位10個,總設計吞吐量65438+2500萬噸,435萬標箱。擁有太倉港綜保區、信息中心、口岸集中查驗中心、長三角唯壹的國家級進口木材檢疫消毒處理區、危險品箱作業區、錨地、監管救助綜合基地、貨車停車場等功能載體。
集疏運體系形成了完善的集疏運網絡體系。依托蘇昆太高速、太倉港疏港高速、西太壹級公路、338省道、339省道、新港公路,與姜妍高速、滬寧高速、蘇嘉杭高速、沿海高速、204國道、312國道相連,形成輻射長三角地區的密集高等級公路網。即將建設的滬滬鐵路太倉港支線直達集裝箱港區。通過楊林塘與蘇南內河網相連(升級中);依托長江,通過水路、調水,可直達長江中上遊所有港口。
截至2013年底,香港航線總數已達114條,其中外貿航線13條,與日本、韓國及中國臺灣省的13個港口相銜接,日本航線每天都有運營;內貿幹線36條,經營網絡覆蓋國內主要沿海港口;洋山至外高橋有19條外貿支線,與上海洋山、外高橋20多家母船公司的遠洋航線無縫對接;長江(運河)有46條支流,分別與18沿江主要港口和運河4個港口相連。2013 * * * 25個省(市、區)2533家進出口企業從太倉港裝運貨物,同比增加2個省(市、區)、近300家進出口企業。
2013年,香港集裝箱和貨物吞吐量分別為326.7萬標箱和65438+3億噸,同口徑增長12%和15%。綜合貨物吞吐量保持兩位數增長,鐵礦石吞吐量超過4500萬噸,木材吞吐量超過600萬立方米,均創歷史新高,成為中國最大的木材進口口岸。
港務在蘇州工業園區、高新區、昆山開發區設立了服務中心,為企業物流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服務。在蘇州工業園區和高新區建立了“無水港”,方便企業運輸貨物。口岸查驗單位全部進駐碼頭現場工作,實行24小時現場值班制和365天工作制。實行“壹站式辦公、壹站式服務”模式,推出預約服務、提前報關(驗放)、現場驗放、擔保放行、車船直達、綠色通道等措施。按照江蘇省人民政府的要求,正在開展海關稽查合作“三個壹”試點工作。太倉港連續五年被評為江蘇省文明港口,2013年被國家口岸辦評為“全國經營管理先進港口”。
臨江實業2011 6月,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5月,太倉港綜合保稅區成功獲批。截至2013年末,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註冊企業2600余家,註冊資本約450億元,總投資100多億元。建成了石油化工、電力能源、輕工造紙三大百億級傳統支柱產業基地,形成了世界第二大集裝箱標準集裝箱制造基地、中國最大的先進潤滑油生產基地、長三角地區最大的冷凍液化氣生產基地和化工中轉基地、全省最大的PVC生產基地和長江沿岸最大的電力能源基地。培育了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三大新興支柱產業。形成了世界500強企業、美資企業、央企三大特色企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