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應該幫助他們擺脫偏見,學會寬容。我是壹名幼兒園老師。有壹次,丹丹媽媽帶著不滿4歲的丹丹參加學校組織的親子活動。當我安排孩子們兩人壹組完成搭建活動時,丹丹拒絕與她身邊穿舊衣服的男孩合作。她甚至皺著眉頭對媽媽說:“我沒和他在壹起。我不喜歡他穿的舊衣服。”
丹丹的媽媽擔心這些話會影響男孩的自尊心。她急忙把女兒拉出教室,在樓道裏嚴厲訓斥道:“妳怎麽能說這種話?”此時,丹尼只是茫然地看著媽媽,沈默不語。對於丹丹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表現出這樣的“無情”並不奇怪,因為他們已經能夠註意到別人與自己不同的特點。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面對的世界是多元化的。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盡力幫助孩子改變偏見,塑造寬容的性格,而最好的時光是在孩子的童年。父母可以通過生活細節幫助孩子接受他人身上“不壹樣”的地方,正確對待這些差異。方法1:“檸檬”訓練。在這個活動中,父母給家裏的每個人壹個檸檬,然後和孩子壹起了解壹下。他們可以把檸檬滾在地上,嘗壹嘗或聞壹聞。
然後把檸檬集中放在壹個籃子裏,讓孩子找出剛才玩的那個。盡管有些檸檬又臟又幹,孩子們還是會認為自己的是最好的。提示:把檸檬皮剝掉,讓孩子自己找檸檬,那麽孩子就認不出來了。這個活動可以讓孩子認識到,人雖然外表不同,但內心都是壹樣的。
方法二:分析特征。幫助妳的孩子知道他和別人有什麽不同,比如其他孩子可能比他矮,略胖,戴眼鏡,不擅長踢足球,然後對比這些特點。告訴孩子壹個事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人會認為別人不如自己,是因為看到了他們之間的差異,但事實並非如此,也不應該這樣認為。
方法三:舉例說明。家長可以通過社區裏發生的壹件事,或者電影裏描述的壹個場景,和孩子討論缺乏寬容的危害,作為壹個教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