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陵市黃甲鎮東王村南北村路,通往村窯廠只有500米。然而,這短短的500米,卻成了23歲的董建設的噩夢。
2007年7月16日,董建設騎摩托車送四五個月大的女兒去婆婆家。當晚7點,他開始返家。在路上,摩托車沒油了,當他找到加油站加滿油時,天已經快黑了。
回家的半路上,天已經黑了。這時,董建設發現摩托車燈壞了,只好摸黑往回開。到了窯廠拐角處,他連人帶車倒在壹片蔥地裏,摩托車翻過來重重地撞了他壹下,頓時失去了知覺。
第二天早上6點多,村裏外出打工的村民發現了他,把他送到醫院救治。
媽媽走了。小心點,照顧好爸爸。
摩托車碾壓了董建設的胸神經組織,導致截癱,大小便失禁。妻子走了,後來董建設才知道,妻子已經向法院提出離婚。之後的兩年,董建設整天躺在床上,靠排便勉強排尿。
2010 12 19中午,網友們來看望董建設。董欣怡,身高不到1米,性格文靜,見到陌生人從來不說壹句話。她只是在董建設的指揮下穿過擁擠的人群,先找到臉盆放在炕上爸爸夠得著的地方,手裏拿著壹個大瓷缸,從外屋的水缸裏壹個個舀水,然後倒進炕上的臉盆裏,灌滿開水,爬上凳子。
把毛巾拿下來,遞給爸爸。這些事情做好了,小心翼翼只需要壹分鐘。
然後她把電磁鍋拿過來放在炕上,往鍋裏舀水,把方便面拆開,放進鍋裏。“她也會幫我倒尿壺。”董建設說,有時候渴了,他壹喊,小心翼翼就會跑過來,給他倒水,然後出去不遠處玩。
小心砍了那人的頭。“冬天冷,給她洗澡洗頭不方便,我就把頭發剪短了。”董建設解釋道。
董建設告訴記者,2009年底,妻子留下1萬元撫養費,與他離婚。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聰明細心的格蕾絲能夠按照他的吩咐為他倒水洗臉,煮方便面。
這個家庭窮得令人難以置信。
墻上壹個早已停了的老式掛鐘,將董建設壹家的幸福永遠定格在某個時刻。極度貧困是記者對這個家庭的直接感受。董和民告訴記者,為了照顧兒子,家裏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賣得幹幹凈凈。“誰不想過好日子?我們現在沒有那個條件……”
董和民說,為了省錢還債,他們想盡了壹切辦法。“我已經很久沒有在家吃過白面粉了。我們總是自己磨面條做饅頭。買面條太貴了。偶爾吃面條會改善妳的生活。”他指著院子裏的兩個水缸說,裏面全是剛腌好的鹹菜。“我幾乎壹年四季都吃鹹菜,很少在家做飯。我買了兩桶五升的油,吃了壹年還剩下半桶。”
采訪中,記者註意到董家院子壹角堆著兩堆枯葉。董和民告訴記者,都是他老婆從野外回來的。“省錢!燒這個就不用燒木炭和煤氣了。”他說,他的妻子整個夏天都在用這些回收的樹葉做飯,最終炎熱的妻子差點中暑。“我咬咬牙,決定加50塊錢的氣,半年了還沒舍得用完。”
“我現在最期待的就是盡快償還這些外債。畢竟人家好心借給我們,我們再怎麽苦也要還。”董和民夢想外債還清後,家裏的生活會更好。“那時候,我也和人家壹樣,去市場買菜,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