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宋祁‘迎客松’的特征特性
黃山迎客松位於玉屏樓左側,倚石而立,高10米,胸徑0.64米。它至少有800歲了,它的樹枝向壹邊延伸。如果人們張開雙臂歡迎遠方的客人,那是雍容華貴,是黃山的標誌性景觀。黃山被稱為“天下第壹奇山”,以其奇松、怪石和優美的姿態而聞名。他們情有獨鐘。在山頂上,在陡峭的懸崖邊上,處處都是俊朗婉約。黃山最精彩的觀松地當然是玉屏樓,它曾被徐霞客稱為“黃山絕處”。樓前懸崖上,有“迎賓”、“陪客”、“送客”三棵名松。迎賓松姿態優美,枝繁葉茂。他像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客人。今天,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宋祁的代表,甚至是整個黃山的象征。隨行的松樹正對著玉屏樓,像壹個綠色的巨人站在那裏,陪著遊客欣賞黃山的美景。以其獨特的姿態和卷曲的枝條,遊客們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將壹只長長的“手臂”伸向山腳。就像和遊客告別壹樣。迎客松矗立在黃山風景區玉屏樓青石旁,海拔1,670米。樹高9.91米,胸圍2.05米,枝高2.54米。樹幹的中部向前伸出,就像壹個好客的主人,揮舞著雙臂,熱烈歡迎吳。幸運的是,我已經拍了壹張又壹張照片。迎客松人氣高。從莊嚴肅穆的人民大會堂到車站碼頭,隨處可見。就連酒店的屏風,庭院的影壁都有迎客松的樣子。走進房間的迎客松,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雪中的迎客松像壹位好客的主人,揮舞著雙臂。熱烈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遊覽。這種松樹是黃山松樹的代表,是國之瑰寶。北京人民大會堂安徽廳陳列的巨幅鐵畫《迎客松》就是按其形象制作的。迎客松是黃山松的美譽,是松科常綠樹種。黃山、清涼峰自然保護區、牯牛降自然保護區和浙贛交界的山區海拔600-7000米。其形狀與華北、西北地區的油松極為相似,所以過去壹直認為是油松。經過1936中國植物學家的實地考察,鑒定出黃山松是壹個新種,針葉短而細,樹脂道的數量和位置與油松完全不同。它被命名為黃山松。1961年,著名林學家鄭等人將黃山松和臺灣松合並為壹種,學名改為(黃山松),仍保留中間名“黃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