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有誰知道壹個北大畢業的高材生賣豬肉的事?他叫什麽名字?

有誰知道壹個北大畢業的高材生賣豬肉的事?他叫什麽名字?

北大才子陳升進入養豬行業。不到兩年時間,他在廣州開了近100家豬肉連鎖店,營業額達2億元,被譽為廣州“豬肉大王”。

幾年前,北大畢業生陸步軒是屠夫的消息壹度傳遍全國,引發了這種行為是否是浪費人才的大討論。幾年後,另壹位北大人才陳升也悄然進入養豬業,並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在廣州開了近100家豬肉連鎖店,營業額達2億,被稱為廣州的“豬肉之王”。這壹次,人們關註的不再是北大學生該不該賣豬,而是探討陳升在賣豬肉行業發起的“政治革命”。

陳升畢業於北京大學。十多年前他放棄了令人羨慕的政府公務員職位,毅然下海。他把白酒和地產翻了個底朝天,創造了“天地壹號”蘋果醋。現在他賣豬肉,成了千萬富翁。

豬肉也可以定制?這種說法乍聽起來可能很奇怪,甚至不以為然。而陳升的綠色豬肉“土豬壹號”正是這種策略。專家還戲稱其為更專業的術語:精細化營銷。

然而,在陳升自己看來,這不過是他又壹次采用了“歪門邪道”的方法。

讀北大社的“歪門邪道”

如果妳問陳升為什麽覺得自己能成功,他會告訴妳,他只是比別人靈活而已。“別跟我壹樣,我都是歪門邪道。”他笑著說。而這壹切,正是他的母校——北京大學帶給他的最大財富。

“北京大學是個有趣的地方。”陳生儒這樣評價自己的母校,“記得厲以寧在北大經濟系做了十幾年的圖書管理員,才出名。當時所有的經濟學專業都在學習馬克思列寧的蘇聯經濟理論,沒有人講西方經濟學。他自己研究西方經濟學很長時間了。結果改革開放來了,人們需要學習西方經濟學,但連翻譯過來的教材都幾乎找不到。這時候厲以寧站出來編西方經濟學,開始在北大以講座的形式講授。相反,在正式的課程表上沒有這門課。就是這樣,厲以寧今天已經是大名鼎鼎了。”

陳升覺得,正是那些不在正式日程上的講座,給他帶來了很多啟發和很大的影響。此後,他再次回到母校深造。授課的老師和學術界的主流觀點大相徑庭。有同學對此提出異議。陳升直接質問那些學生:“妳們來北大就是為了學課本上的東西嗎?那妳就隨便找個地方,別來北大了。這裏最好的東西是那些與教科書不同的東西。”

對此,陳升笑著說:“其實老師也沒辦法。北大很自由,學生可以逃課。老師怕沒人來,被迫講些歪理邪說。”

因為窮,所以下海很瘋狂。

畢業後,陳升被分配到壹個地方政府的秘書科當公務員。按道理,能擔任公職應該是很多人羨慕的,但陳升毅然放棄了這份令人羨慕的工作,下海了。

“怎麽說呢,這和我的性格有關系。我思想活躍,經常做不合理的事情,在黨政機關有點格格不入。”多年後談及此事時,陳升第壹次給出了這樣壹個簡單的理由。

然而聊了壹會兒,陳升終於道出了真正的原因:“關鍵是窮。當時我們幾個朋友都是名校畢業,但是在辦公室收入很低。當我們睡覺時,我們的房子從不關閉。為什麽?是因為沒有什麽值得記住的,也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可以拿走。窮得沒辦法,只好下海打拼。”

財富觀1000萬是個合適的數字。

壹個人吃多少合適?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沒錢的時候會苦思冥想,這也是我當年下海的原因。但是錢到了壹定程度,就開始虛了。像我現在,每天幾乎花不完錢,衣服都是幾十塊。錢多了就成了數字遊戲,缺乏實際意義。如果壹定要給壹個具體的限額,我覺得1000萬這個數字比較合適。要達到這種程度,才能保證身邊的人衣食無憂,過上相對上流的生活。

職業觀更適合和兄弟們壹起生活。

現在我可以說我的錢都賺得差不多了,但是我太無聊了,什麽都不想做,別的也做不了。我要繼續這樣做下去,讓這些跟著我的兄弟過上更好的生活。接下來要做的是整合手頭的東西,而不是進入新的行業。壹個人壹生能把有限的幾件事做好就夠了。

原始負載:新的快速Web

來源:/photo/2008-10/13/content _ 10185953 .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