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成立於1997年9月,由原土木工程系、水利與港口工程系、船舶與海洋工程系合並而成。有6個系,1個基礎教學中心,巖土工程研究所等10多個科研機構。目前有在職教職工210人,各類全日制學生2700余人。
學院設有土木工程(含建築工程、橋梁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含海洋工程、船舶工程、國際航運管理)四個本科專業。以及第二學位工程管理本科專業、工程造價管理(專科)高職專業。學院四個本科專業均為國家級特色專業,辦學歷史悠久,學術積澱深厚。近年來獲得國家教學成果壹等獎1,有兩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學院擁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三個壹級學科,均擁有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其中,水利工程與結構工程壹級學科2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與制造2個學科為天津市重點學科。在教育部新壹輪學科評估中,海洋工程、水利、土木工程三個壹級學科分別位列第四、第五、第八。工程碩士的培養領域包括:建築與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工程博士的培養領域:能源與環境保護。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57人,其中教授56人,副高級職稱教師66人,講師和預聘教師35人。實驗技術人員2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雙聘5人),國家千人計劃獲得者(含青年)7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973”首席科學家2人,天津市傑出人才2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天津市千人計劃(含青年計劃)獲得者1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14人,國務院,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創新群體、教育部1創新團隊和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2個創新團隊,師資力量雄厚,梯隊結構合理。
學院現有土木工程實驗中心、水利工程實驗中心、船舶與海洋工程實驗中心三個實驗研究基地。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水工模擬與安全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港口水工建築技術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海岸土木工程結構與防災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工模擬與安全監測工程研究中心)。兩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港口與海洋工程實驗室、土木工程結構與新材料實驗室)和兩個天津市工程中心(天津市建築鋼結構技術工程中心和天津海上風電結構與建築設備技術工程中心)。建築面積22833平方米,擁有設備5500臺套,價值近億元。擁有世界第二大的中國冰工程實驗室、世界領先的高壓深水結構實驗裝置、國內首個水利工程交互式三維仿真分析平臺、國內首個泄水建築物全水彈性實驗平臺、先進的多功能定向譜港池。
近年來,學院承擔了“973”、“863”、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技支撐項目等縱向課題150余項,國家重點項目橫向研究課題數百項。2065年438+05億元(其中科技發展2700萬元);近年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0項,省部級壹等獎16項,其他省部級科技獎勵4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發表SCI/EI檢索論文2000余篇。
多年來,壹代又壹代優秀的工程管理人才從這裏走出,為祖國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