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老師:邱建偉
觀看後收獲:
1.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案例越來越多,這個群體應該引起重視。對於青少年案例,建議每3-4次的青少年治療,都要對家長進行訪談(標準,不能少),目的是讓家長發揮自己的養育作用,抓住並包容孩子,陪孩子壹起成長。
2.對於青少年病例,心理咨詢師要收集信息,評估孩子的早期教養:母親懷孕時情緒如何,生下孩子時父母多大,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是否有黃疸(與母親隔離/分離造成後期心理創傷),是否母乳餵養,誰照顧孩子,孩子是否容易照顧, 她是否有骨折史,她是否容易過敏或生病(身體狀況如何),以及孩子是否。
3.身體敏感脆弱的孩子,心理也是敏感脆弱的。
4.嬰兒出生時非常焦慮。包裹寶寶的身體,可以安撫寶寶想象身體分崩離析的焦慮。嬰兒蠟燭袋和嬰兒搖籃可以給寶寶壹定的安全感,但更大的安全感來自於媽媽和寶寶之間的皮膚護理,發揮媽媽遏制寶寶焦慮的功能。
5.在青少年案件中,輔導員容易站隊,不自覺地偏袒孩子,責怪家長。主管建議,心理咨詢師要時刻意識到是否存在反同理心,回歸中立立場,愛自己的父母。
6.當咨詢師對案例進行大量的解釋或分析(理性)時,很容易忽略情感部分,很多時候情感價值是很重要的。
7.新手咨詢師相對於資深咨詢師的壹大優勢是,新手咨詢師參與度更高。
8.孩子的問題往往受到家庭互動模式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母嬰互動失敗,早期的經歷對孩子的焦慮和強迫人格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