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動畫引起興趣,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好奇心的向導,是兒童學習活動的基礎和動力。中國古代教育家朱早就說過:“教人無興趣,學無快樂”。多媒體技術集圖像、聲音、動畫於壹體,為兒童提供各種刺激,吸引他們的註意力,激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中班的詩歌教學《雨滴》,老師們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用生動的畫面形象來豐富抽象的語言——花兒在雨中綻放,魚兒在水中嬉戲,幼苗在雨中成長,配合優美的音響效果,渲染活動氛圍,為孩子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這種豐富多彩的動畫效果讓孩子快速進入學習情境,與老師互動,產生學習詩歌的內在動力。統計結果:80%的孩子壹直保持著濃厚的興趣,95%的孩子壹直處於主動學習狀態,60%的孩子能夠主動開口說話。使用傳統圖片進行教學,孩子只能保持短暫的註意力。因為雖然畫面色彩鮮艷,動感生動,但畢竟還是。老師無法呈現豐富的事物形象,孩子註意力不集中。這種方式不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所以在教學活動的初始階段,孩子還是感興趣的,但是10分鐘後,孩子就開始分散註意力了。有的自己玩東西,有的壹臉無所謂,有的開始動手動腳。會說會讀詩的孩子,永遠是少數積極分子。老師壹邊教孩子讀兒歌,壹邊管理紀律。結果老師厭教,孩子厭學。可以看出,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畫面、有趣的講解、悅耳動聽的音樂,有助於孩子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而這種學習情緒帶來的有意註意的穩定性,又進壹步增加了孩子對學習的投入,使孩子的視覺、聽覺、大腦得到充分調動,聽、說、想都能樂在其中,從而有效地取得學習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