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社會心理學講座8:溝通

社會心理學講座8:溝通

中原焦點團隊堅持分享1384天2022-04-26。

溝通是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方式。溝通不當會導致很多矛盾和問題。所以,要學會溝通。

第壹單元?通信的結構和功能

壹,溝通的定義

溝通是指信息傳遞和交換的過程。

1,人際交往,即人際交往,是交往的直接形式。

2.大眾傳播,即媒介傳播,是大眾通過電影、電視、報紙、期刊等媒介進行信息交流的過程。

其實溝通也包括內心溝通,也就是自言自語。通過自言自語,可以不斷地感知和反思,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更了解自己。當我們把自己說清楚了,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別人。

第二,溝通的結構

傳播過程由七個要素組成:信息源、信息、渠道、信息接收者、反饋、障礙和背景。

1.信息源:擁有信息並試圖溝通的個人(顧問)。

2.信息:向他人傳達想法和感受。

3.渠道:信息載體(咨詢模式、訪談、錄像)

4.信息接收者:交流的另壹方(幫助者)

5.反饋:雙向互動過程(總結)

6.障礙:各種障礙(抗拒、移情)

7.背景:交流發生時的情境(地點、氛圍)。

第三,溝通的功能

1,獲取信息的手段(社交,人們醒著的時候70%的時間都在交流)

2.交流思想和分享感受的工具(女人喜歡在壹起聊天)

3.滿足需求和維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人-有機體-開放系統;退休的人應該出去)

第四,人際交往的分類

1,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

2.向上溝通,向下溝通,平行溝通。

3.單向通信和雙向通信

動詞 (verb的縮寫)通訊網絡

(1)正式交流網絡:

1.鏈條(單線連接,效率低)

2.輪式(集中式、領導式)

3.圓形(圓桌會議,更民主)

4.全渠道(四通八達,但容易混淆)信息傳遞快,團體成員滿意度相對較高(團體輔導培訓)

5.y型(秘書代表領導給各部門發通知)

非正式交流網絡

通過對“流言”的研究,戴維斯發現它有三種形式:流言、集群(葡萄藤蔓)和偶然。

非正式傳播傳播速度快,影響大,容易被歪曲和扭曲。

所以,如果妳想保守秘密,不要告訴任何人(除了咨詢室的專業咨詢師)

第二單元?肢體語言交流

身體語言:身體語言的簡稱。

自然:肢體語言是指非語言的肢體符號。

內容:包括眼睛和面部表情,身體運動和觸摸,姿勢和裝飾,身體之間的空間距離。

肢體語言交流:通過肢體語言實現的交流稱為肢體語言交流。

身體語言交流的領域是身體語言學。

首先,眼睛和面部表情

1,眼睛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很難隨意控制自己的眼睛。情緒的變化首先體現在瞳孔的變化上,眼神交流是最重要的肢體語言交流方式。

第二,身體運動和觸摸

肢體動作是個人最容易發現的肢體語言。其中,手語占有重要地位。

觸摸是壹種強有力人際交流方式。人在觸摸和觸碰的時候,情感體驗最深。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接觸是表達某種強烈感情的壹種方式。

對老人和孩子都很重要:嬰兒撫觸操,梳頭,給老人捶背、捶腿。

第三,體態和妝容

姿勢是個人通過身體或肢體運動來表達情感和態度的肢體語言。

服裝、化妝、飾品和隨身物品也能透露壹個人的品味、愛好、情緒、態度、社會角色等信息。

第四,人際距離

人際距離是個體身體在交流和溝通時的空間距離。

美國學者霍爾提出了四種人際距離:

1.公共距離(3.6m-7.5m):正式場合,單向交流(講座、演講、演講)。

2、社交距離(1.2-3.6米)專業距離,規範、業務往來、咨詢的比較多(壹般距離在1米左右)。

3.個人距離(0.5-1.2m):比較寬松,朋友之間。

4.親密距離(0.5m以內):親人之間,夫妻之間。

人際距離的影響因素:性別(女性更近)、環境、社會地位(地位越高越遠)、文化、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