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會戰-朱穎山抗戰遺址群位於長沙市長沙縣富林鎮,年齡1942。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占廣州、武漢後,為了打通京廣通道,於l939年四次侵占湖南。影珠山下的長嶽古道是長沙到達嶽陽,或者說嶽陽進入長沙的必經之路。因此,中國軍隊要想守住長沙,就必須守住由朱穎把守的長嶽古道。如果日本侵略者要進攻長沙,他們也必須占領朱穎山陣地,然後才能通過長月古道占領長沙。毫不誇張地說,誰控制了朱穎,誰就掌握了長沙會戰的主動權。因此,蔣介石嚴令竹山守軍“停止前進,切斷敵人退路”。如果敵人從壹支軍隊的前面逃跑,他的軍隊就會被殺死!”
這樣,朱穎就成了抗擊日本侵略的重要戰場。1941年底長沙會戰期間,國民黨第73、20、58、37軍奉命在青山城、福臨店、朱穎山等地構築戰壕,牽制已在長沙城撤退的日軍。1942 65438+10月8日,日軍第三、第六師團從撈刀河北岸向北撤退,沿途不斷遭到中國軍隊的攔截和攻擊。進入青山城、福臨店、朱穎山壹帶時,被國民黨軍第七十三、二十、五十八、三十七軍攔截,又被第四、二十六、七十八軍追擊。日軍11軍軍長阿南·維基命令第9旅南下清剿。8日晚,該旅向朱穎山發起進攻,在那裏阻擊的20軍和58軍立即進行了反擊。經過壹夜激戰,該旅被擊敗,其1混編旅被包圍在朱穎山附近。9日10時,該旅官兵除壹名中士逃脫外,全部覆沒。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也壹掃籠罩中國的失敗陰霾,振奮人心,各方對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給予高度評價和熱烈贊揚。
許多慘烈的戰爭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榮譽和痛苦,也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抗戰遺址,如朱穎山抗日陣亡將士墓、戰壕和工事、楊涵予將軍石刻、58軍指揮所遺址、新10師指揮所、敵人的萬人坑,包括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修建的許多戰鬥工事。其中,朱穎山抗戰戰壕分布廣泛,數量眾多,占地100萬平方米。
抗戰遺址作為抗戰歷史的載體,承擔著喚起民族記憶、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功能。朱穎抗戰遺址群規模宏大、類型齊全、保存完好,是長沙市繼嶽麓山抗戰遺址群發現後,又壹個抗日文物資源豐富的重要地區。研究抗日戰爭時期“長沙會戰”的歷史、當時的軍事設施建設、抗日戰爭中陣亡的集體戰士的墓葬形制,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富林鎮:長沙縣轄鎮。1949屬於青山和福臨鄉,1956屬於福臨和雙啟鄉,1958屬於福臨公社,191分析福臨和雙啟公社,1983屬於分離鄉,18。位於縣城北部,距縣政府31公裏。面積82.9平方公裏,人口31萬。福臨鎮政府商店。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有高速公路與國道107相連。轄浦、馮家坡、長樂港、源沖、朱穎山、、西古臺、西沖、果子園、站上、東南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