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外財商知識的發展來看,微觀經濟理論日益成為財商知識研究的基礎。壹些微觀經濟學的標準分析工具,如供求模型、無差異曲線、Edgeworth箱線圖,以及壹般均衡、局部均衡、邊際分析等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實際上已經成為金融業務知識研究和分析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甚至壹些西方經濟學家也不再把金融和商業知識作為壹門獨立的學科,而是作為應用微觀經濟學的壹個領域。當然,這種觀點是片面的,過分強調了微觀經濟學與財商知識的同壹性,但我們也可以看到,財商知識的學習和研究離不開微觀經濟學。所以要學好金融和商業知識,首先要打好微觀經濟學基礎。
第二,學好金融和商業知識需要壹定的計量經濟學基礎。
財商知識的研究方法可以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指人們根據自己的知識、直覺和對事物的洞察力來推斷社會經濟問題或現象,並壹步步得出分析結果。
三、學習金融知識必須堅持實證分析與規範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論要求人們在學習和科學研究活動中堅持唯物辯證法,即壹方面實事求是地說明事物的本來面目,另壹方面分析事物的本來面目和本來狀態。解釋和說明事物是什麽屬於實證分析,明確事物應該是什麽屬於規範分析。
第四,學好財務和業務知識,也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
財商知識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動的科學。其研究材料產生於大量的金融實踐活動,研究成果最終將應用於政府的金融活動。
因此,要學好金融和業務知識,就要關心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金融問題和金融現象,從實踐中發現問題,把觀察到的金融問題和金融現象與金融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和研究結合起來,做到帶著問題學習和研究。
五、學好財商知識,要多學習財商知識的歷史。
現代金融理論是從早期的金融和商業知識理論中演變和發展而來的,因此它有助於我們更多地了解金融和商業知識的歷史。比如,關於公債對經濟的影響,現代金融理論認為,公債發行過多,會導致資本市場資金供求緊張,導致市場利率上升,增加民間投資成本,從而迫使部分投資者放棄投資,對民間投資產生“擠出效應”。
事實上,許多古典經濟學家(包括亞當·斯密本人)早在亞當·斯密時代就對公共債務的效應提出了這壹觀點。所以,現代金融理論中公共債務會排擠私人投資的觀點,只能算是壹種“新古典”的公共債務理論。它在現代金融理論中有所論述。掌握歷史金融理論不僅對我們了解金融理論的發展大有裨益,而且對學習當代金融和商業知識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