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說:“學完知識後經常復習不是很愉快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別人不理解我,但我不生氣。難道不是人才嗎?"
2.曾子說:“我每天都要檢查自己很多次:我是否盡了最大努力為別人計劃事情?和朋友交往誠實可信嗎?老師教的知識復習了嗎?”
3.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對學習感興趣,三十歲有所成就。40歲了,不為外物所惑。50歲的時候,我能知道上帝的旨意。在60歲的時候,我可以聽取不同的意見。70歲的時候,我可以隨心所欲,不逾矩。”
4.孔子說:“如果妳復習妳所學的,妳可以獲得新的理解和經驗,那麽妳可以憑借這壹點成為(他人的)老師。”
5.孔子說:“只學而不思,會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如果只夢想不學習,就會迷茫,不知所措。”
6.子曰:“多賢,顏回!壹碗飯,壹瓢水,住在簡陋的胡同裏,別人受不了這種窮和窮,顏回卻不改他(愛好學習)的樂趣。多賢惠啊,顏回!”
7.孔子說:“懂得學習的人,不如喜歡學習的人;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的人。”
8.子曰:“食粗糧,飲涼水,枕臂而眠也,其樂也。用不正當手段獲得的財富和地位,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雲。”
9.子曰:“在許多人的行列中,必有壹人是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長處,向他學習。如果我發現他的弱點(如果我有的話),我會改正自己的缺點。”
10,孔子在河邊說:“逝去的壹切都像河流壹樣流淌,不分晝夜。”
11,孔子說:“軍隊的統帥可以改變,但老百姓的誌向不能改變。”
12,夏紫說:“我博覽群書,博覽群書,能堅守誌向,認真提問,多思考時事。仁是其壹。”
做出贊賞的評論
《論語》是壹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它由幾個章節組成,大部分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和為人處事的壹般原則。十二項選編,壹方面說明學習要有謙虛好學的態度和勤學好問、實事求是的精神;另壹方面闡述了溫故而知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對後世的教育理論影響很大。此外,還有思想道德修養和教育人為人處世的原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