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勵誌故事:有些所謂的“努力”,其實毫無意義。

勵誌故事:有些所謂的“努力”,其實毫無意義。

有壹天中午,我站在壹個咨詢工作室的門口,痛苦地徘徊,因為我的客戶馬上就要來了,但是咨詢室的門是關著的。我站在門口,按了幾次門鈴,沒人應門。我給工作室的兩個負責人打了幾個電話,都沒人接。我猜他們不在工作室,這讓我感到極度焦慮和緊張,迅速調動腦細胞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想到自己用過的另壹家咨詢工作室,沒有保存他們的聯系方式,很難過,不過沒關系。我收到他們宣傳活動的微信,上面有聯系方式。於是我趕緊找到電話,約好了時間地點,比我之前約客戶的時間晚了壹個小時。我心想,這是唯壹的辦法,聊勝於無。然後在路上給客戶打電話,談時間地點的變更。她現在在出租車裏。我掛了電話,走出小區。我正要去另壹個地方。工作室的壹個負責人給我回電話,說工作室有人,但是因為我在咨詢,不能給我開門,讓我在門口等十幾分鐘。所以我打電話給我的客戶確認場地,然後打電話取消之前的場地預訂...

當這些事情做完,所有的混亂和塵埃落定,我長長地吸了壹口氣。客戶還沒到,門也沒開。我站在畫室前,耐心而安心地等待。我有幾分鐘安靜思考的時間,我想的是:我真的很努力很努力!我沈迷在那壹瞬間的自我陶醉中,但腦子裏的另壹個聲音卻想起來了:妳放屁,妳在哪裏努力?妳明顯又蠢又無能!要不是妳忘了提前電話預約,他們怎麽可能關上門,妳怎麽可能這麽尷尬?

如果那天我起得早壹點,然後打電話預約場地和時間,我就不會匆忙趕到演播室,然後遇到這壹系列的麻煩。我所謂的辛苦和辛苦,其實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我提前打個電話。

我所說的“努力”,不過是在自己組織不力導致的壹系列失敗後采取的壹系列補救措施。有哪些值得我自我感動和肯定的地方?

我意識到,這是我過去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壹個縮影:我誤以為那些讓我有些痛苦但對結果沒有幫助的行為是“努力”。這對我來說真的是壹個巨大的頓悟,壹下子讓我明白了很多以前想不通的事情。

有個網友曾經發私信到微博問我:為什麽我這麽努力,總是壹次次失敗?四級考了兩次都沒通過,第三次考試成績出來了,但還是沒通過。之前考了會計證,也是這樣。我每天都很努力,但是沒有什麽進步。我這麽努力,為什麽得不到點什麽?我問他:妳是怎麽努力的?他說:別人玩的時候,我天天自習室學習,天天早出晚歸。

我覺得他說的話很怪異,明顯違反了因果律。我跑到他的微博上,很快找到了答案。他之前的文章微博說:我是來自習室學習的!之後每次都轉發各種搞笑段子和其他壹些微博。我記得他經常在我微博上點贊和留言。於是,我腦海裏浮現的畫面是:他整天在自習室學習,其實就是拿著手機在朋友圈刷微博,贊,轉發。這種所謂的努力,其實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並沒有真正努力到那個地步。

這讓我想起了壹個朋友,他在壹家公司上班,正在創業,是壹家小型軟件公司。他整天都很忙。每次他的朋友聚會,他總是在打電話,接電話。他覺得自己在職場上很努力,我們了解他的朋友都把他的努力稱為“鬼混”。他生活中的壹個典型事件是這樣的:和客戶見面,談軟件開發的需求。因為他在會前沒有看客戶發來的信息,再加上開會時沒有認真聽取客戶的意見,了解客戶的需求。回來後,他讓員工做的產品與客戶的需求相差甚遠。然後,客戶抱怨,他在這裏責罵員工,在那裏向客戶道歉,要求延長項目周期...他的生活總是這樣。他的創業公司壹開始有很多客戶,現在壹個又壹個客戶都不再和他合作了。

最近聽說他在短短壹個月內搬了三次家,還因為很小的事情和裝修公司打起了官司。我問壹個朋友:他不是很忙嗎?怎麽還有時間做這些?朋友回答:有些人因為自己的無能,不得不做很多事情讓自己忙起來,以增加自己可憐的自我價值感,同時忘記和逃避自己的無能。這個回答真的很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