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錯誤的想法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壹些心理問題,比如感覺周圍的人想迫害自己;我覺得很可怕,無論我怎麽努力,都比不上別人;太驕傲,覺得天下無敵;失戀後,我受到了很大的創傷,覺得人生沒什麽可愛的...
但是,如果我去做心理咨詢,會不會有人把我當成神經病?我會小題大做嗎?同學們是怎麽看我的?
在現在的學校氛圍中,普遍感覺心理咨詢不是普遍現象,只有心理極度扭曲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詢。
第二,師資水平有限。
由於學生沒有去咨詢室的習慣,學校在這方面的投入大大減少了——心理咨詢無法提高學校的升學率,也無法幫助學校招到更多的學生。為什麽要花那麽多錢養壹批老師?
這種做法讓真正有能力的老師都跑了,自己去淘金。心理咨詢師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心理咨詢的效果——如果咨詢師的水平差,當壹個學生在講他的心理問題時,咨詢師都在開懷大笑,嘲笑這個學生怎麽會有這麽幼稚的想法,簡直就是在學生的傷口上繼續撒鹽。
第三,我不知道學校有這個設置。
即使學校設立了心理咨詢室,也會被安排在壹個隱蔽的角落,如同做賊壹般,只會在宣傳資料的壹個不起眼的地方悄悄提及。
導致信息傳遞受阻,很多同學根本不知道有這麽壹個咨詢室,即使有也不知道怎麽去。
歡迎關註微信微信官方賬號:90後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