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有很多定義。雲計算是什麽,至少有100種解釋。在這個階段,人們普遍接受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所(NIST)將雲計算定義為按使用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方便和按需的網絡接入,並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和服務),這些資源可以通過很少的管理工作或服務提供商快速提供。
雲計算的特點如下:
(1)超大規模
“雲”有相當的規模。谷歌雲計算擁有超過1萬臺服務器,亞馬遜、IBM、微軟、雅虎等“雲”都有幾十萬臺服務器。企業私有雲壹般有上百臺服務器。“雲”可以給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2)虛擬化
雲計算支持用戶在任何地點、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應用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實體。應用程序運行在“雲”的某個地方,但實際上,用戶不需要知道或擔心應用程序運行的具體位置。我們所需要的只是壹臺筆記本或壹部手機,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服務實現我們需要的壹切,甚至是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
(3)高可靠性
“雲”采用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互換等措施,保證服務的高可靠性。用雲計算比用本地電腦更靠譜。
(4)普遍性
雲計算不是針對某個特定的應用。在“雲”的支持下,可以構造出千變萬化的應用,同壹個“雲”可以同時支持不同的應用。
(5)高可擴展性
“雲”的規模可以動態擴展,以滿足應用程序和用戶增長的需求。
(6)按需服務
“雲”是壹個巨大的資源池,妳可以按需購買;雲可以像自來水、電、氣壹樣充電。
(7)極其便宜
由於“雲”的特殊容錯措施可以使用極其廉價的節點組成壹個雲,“雲”的自動化集中管理使得大量企業不必承擔日益高昂的數據中心管理成本,“雲”的通用性相對於傳統系統大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因此用戶可以充分享受“雲”的低成本優勢,往往只需要幾百元、幾天就可以完成過去需要幾萬元、幾個月才能完成的任務。
雲計算可以徹底改變人們未來的生活,但同時也要關註環境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為人類進步做出貢獻,而不是簡單的技術升級。
(8)潛在的危險
雲計算服務不僅提供計算服務,還提供存儲服務。然而,雲計算服務目前被私人機構(企業)壟斷,他們只能提供商業信用。對於政府機構和商業機構(尤其是像銀行這樣掌握敏感數據的商業機構),在選擇雲計算服務時要保持警惕。壹旦商業用戶大規模使用私人機構提供的雲計算服務,無論他們的技術優勢有多強,這些私人機構必然會以“數據(信息)”的重要性搶占整個社會。對於信息社會來說,“信息”至關重要。另壹方面,雲計算中的數據對於數據所有者以外的用戶來說是保密的,但對於提供雲計算的商業機構來說真的不是秘密。所有這些潛在的危險是商業組織和政府機構在選擇雲計算服務,尤其是國外組織提供的雲計算服務時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