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常州市北實驗初級中學的歷史沿革

常州市北實驗初級中學的歷史沿革

常州市市北實驗初級中學,原名武進民辦城北商業職業中學,創建於1943,設有初級商業和高級商業兩個科目。校長蔡金成采用校董事會制。1945暑期,因人事變動,高商系停辦,校名變更為“武進民辦城北初級商業職業學校”。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校址由北直街屠氏宗祠遷至東橫街40號(原日本憲兵司令部),抗戰前常州貧民兒童之家公房被征用。抗戰勝利後,所有民辦學校都要在鎮江向江蘇省教育廳備案,否則視為違法,只能停辦。為了立案,學校很努力,也多次上訴,但始終沒有成功。無奈之下,蔡校長與校董事會主席Xi九如商議,決定以年齡大為由退休,邀請當時常州團委骨幹萬懷清接任校長。1947年秋,萬懷清接任校長,此案告破,學校壹直維持到常州解放。

1949年4月,常州解放,潛逃,蔡金城復職為校長。同年暑假,蔡錦程年老體衰,老師丁協助處理校長事務。1950年,丁正式繼任校長。1951,學校名稱變更為“私立常州城北商業技工學校”,後簡稱“城北中專”。1953下半年,基於對全市教育形勢趨向辦初中的判斷,開始招收初中生。1954上半年,學校名稱變更為“民辦常州城北初級中學”,仍由丁任校長。同年暑假,學校遷至常州市北門外盛家灣21號,為常州群錦中學原址。群錦中學的教師、學生、設備均於1953並入鹽城中學(原第二十三中學)。65438年至0956年,常州市人民政府調整學校結構,更名為“常州市第六初級中學”,學校轉為公辦學校。1958,楚夢衡被調到學校協助校務。1959任副校長,擔任第三、第六初級中學聯合黨支部委員,主持工作。

1966年,文革開始,校名改為“常州工農中學”,徐煥先任革委會主任。65438年至0969年,石松原任革委會主任。同年,由於鍛造廠宣傳隊進入我校,接管了虹橋小學,學校壹度處於教育局和機械局雙重領導之下。我校與虹橋小學合並後,校名改為“鍛造五七學校”,下設小學部和中學部。1971年升級為完成中學,更名為“常州市第二十六中學”。1976學校遷至現在的蘆樹橋校區。基於對市西北生源和學校布局的考慮,市教育局同意將原五星兩農中學合並為二十六中,此後學校擴建至容納40個班。1977年9月,根據市教育局指示,學校不再成立革命委員會,實行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1978,10個月後,石松元任校長,1979年6月調離學校。劉元勛調任校長近三年後,1982年4月,陸雪芳升任校長。1983高中停課,學校重回初中行列。1990年5月,學校成為十軌制,7月招收新生10班。上世紀90年代初,市教育局開始試行中學校長負責制。截至目前,已有焦仁祖、周鶴琴、、魏、殷群、嚴振宇6位同誌擔任校長(其中大部分兼任黨支部副書記)全面主持學校工作。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有效加強了黨對教育的領導,有效加強了對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的指揮,有效加強了民主管理和監督,充分調動了壹切積極因素,學校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在市教育局的領導下,歷任校長和以校長為核心的領導班子團結全體教職工,多年來真誠勤奮,忠於“老派”。我也樂於創新,經常周而復始,永不停息,在學校的歷史上寫下了嶄新的篇章。

2006年9月,學校名稱變更為“常州市市北實驗初級中學”。、於振鑫、居、等7位市領導出席了新校名揭牌儀式,給我們市北人民留下了珍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