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從哪裏開始。在父母的朋友圈裏,我開始篩選“快樂教育”。其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以為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效率更高,進而在行動中減輕負擔。
於是我們會看到,小學好輕松,早晚沒有自習,很早就放學回家;低年級數學課取消,英語高考不考;孩子要經常表揚,批評不要讓他們為難。孩子只需要快樂的學習,但是這樣的快樂教育真的能讓孩子學好嗎?
不管是不是,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對孩子是有好處的,但快樂學習並不意味著放縱孩子玩耍,否則會帶來兩大弊端。
1,孩子學的太多。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這是大多數學生的真理。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監督,孩子很難有正確的學習態度。長此以往,孩子只會過於放縱學習。
“嚴師出高徒”非常正確。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不是故意刁難,而是想讓學生改掉學習中的壞習慣,鼓勵妳更加努力學習,戒驕戒躁,這才是學習的根本。
快樂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並樂在其中。適當減負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不僅僅是讓孩子有學習的樂趣。家長需要明白這壹點。
2.這孩子的脾氣太囂張了
以前學生壹旦犯錯,最輕的懲罰也是批評,不像現在的孩子不敢打不敢罵,說要維護自尊。當然,我們這裏不是提倡體罰和罵孩子,只是有些問題無關緊要。孩子基本上壹個耳朵進壹個耳朵出,心裏沒什麽波瀾。
或者是現在的教育觀念太嬌慣孩子了,生怕言語會對孩子心理造成什麽影響。
但其實孩子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脆弱。而且就算孩子小的時候妳沒有教育好,社會也會幫妳教育好的。
古語有雲:蜀山有勤奮之路,學海無涯。勤奮和努力,大多數人是不願意碰的,因為很難堅持,但只要妳吃過苦,人就會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