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正當北京奧運會如火如荼的時候,在陜西Xi安鳳棲園,由於地鐵2號線的建設,意外發現了壹個震驚世界的古墓群,也就是現在著名的西漢張世家族墓。據史料記載,張世安是西漢司馬懿的大將,在“麒麟閣十壹傑”中排名第二,僅次於霍光。
張世安家族墓的發現讓所有的專家都興奮不已,但遺憾的是,當他們進行挖掘和調查時,發現這座墓早已被盜墓賊搶占了。因此,經過幾個月的忙碌工作,專家們最終清理出僅13座空墓。也許這是天意。就在專家們心灰意冷的時候,在西側發現了14號墓...經過調查,專家確定該墓並非被盜,而是整體保存完好。同時,根據西漢的喪葬禮儀,該墓的主人是張世安的妻子。專家推測,應該是盜墓者在盜墓的時候把挖出的土堆在了墓上,所以最後張世安夫人的墓逃過壹劫。
十三座墓都連續被盜,但最後壹座保存完好。這真是不可思議。因此,專家們不敢忽視張安夫人的墳墓,但他們沒有在第壹時間挖掘和清理。因為從當時的密封情況來看,墓內情況不明。壹旦擅自挖掘,極有可能對墓內文物造成永久性損害。專家們開會討論,最後決定先用壹種高科技設備看看墓裏面有什麽。於是,考古專家從陜西省人民醫院借來壹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內窺鏡設備,深入墓中壹探究竟。首先,專家們在墓門壹側開了壹個手指大小的圓孔,然後用壓縮機從墓中提取了壹罐“老”氣,送到研究所進行檢測。同時,內窺鏡采集的圖像壹端深入墓內,另壹端連接大型計算處理設備。
專家們壹邊移動內窺鏡,壹邊通過電腦屏幕觀察墓內情況。專家們越看越興奮。墓內沒有被盜的跡象,各種精美的玉器和漆器隨葬品壹覽無余。另外,墓中氣體的檢測結果很快就出來了,顯示沒有有毒氣體,但是甲烷含量超標。因此,專家們已經對墓中的氣體進行了保護,並開始為下壹步的挖掘和清理做準備。
通過內窺鏡的透視,專家們早就知道了古墓的情況,所以在清理隨葬品的時候,他們似乎也很熟悉。然而,對於專家來說,清理陪葬品不僅僅是把它們拿出來,因為它們已經在墳墓裏存放了幾千年。如果它們突然接觸到外面的新鮮空氣,很快就會被氧化、褪色或變形,必然會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專家們在清洗前會在它們身上噴灑壹種特殊的化學試劑,然後用保鮮膜包裹起來隔絕空氣,最後將它們帶回博物館,保存在充滿惰性氣體的房間裏。經過幾個月的忙碌工作,專家們發掘出了數十件色彩鮮艷的漆器,以及精美的玉器、陶器和絲織品。
讀者可能會理解,考古是壹項極其嚴謹的科學行為,壹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完好地保存文物,同時從中獲取關鍵的歷史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