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根據上過網的人的親身經歷,為今年的畢業生總結了備考、投簡歷、面試三個流程中的要點。
求職準備
想在高校教書,首先要明白以下兩點。
(壹)關於高校教學的壹些基本信息
1.高校性質:目前高校壹般分為普通本科、獨立學院、高職學院、民辦大學四類。高校的性質決定了妳未來的發展方向。
2.就業性質:目前高校的用人方式有兩種:轉崗和就業。兩者的區別在於:
調入已編制,相對穩定。工資屬於政府財政撥款,工資福利也不錯。
用工制度不編制。工資福利少。
3.機會:普通本科和高職院校正式轉學機會多;獨立學院根據地區不同,機會也不同;私立大學基本沒有機會轉入。
4.開發平臺:普通本科>;高職院校>獨立學院>民辦大學
(二)高校的招生渠道
高校招聘人員的渠道非常復雜。壹些欠發達地區的高校比例比較大。反正高校的招聘渠道壹般有幾類:
1.招聘信息發布在學校人事處的網站上。最基本的渠道就是收集全國各地高校的招聘公告,投簡歷獲得工作機會。
2.碩博專場招聘會。這類招聘會壹般集中在名校集中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武漢等地。現在高校的招聘方式也紛紛采取主動。
3.搜索引擎。如果在學校網站上找不到招聘信息,可能不是他們不想招,可能是因為大學不重視網站的維護。妳可以用谷歌或者百度搜索壹下這個學校的招聘,說不定會有新的發現。
贏得就業機會的方法
恢復交付
1.看高校人事部門的招聘公告。按照其要求,發送電子簡歷到人事部門郵箱,簡歷要突出學術基礎和特色。有些高校是要招博士的(其實不壹定要博士)。如果他們是主人,他們還不如投票。原作者之前也遇到過這種現象,投了簡歷。結果這個本科院校非常希望他去。當然學術水平也要有。
除了網站上人事部門的招聘信息,還要關註高校的動態信息,獲取最新的招聘動態信息。
2.投簡歷的最佳時間:每年年底到次年2月。招聘公告壹般在這個時期發布。
3.如果妳的簡歷沒有回應,打電話確認。不要害怕,戰鬥就好。如果連打電話的勇氣都沒有,面試怎麽過?
4.合理利用各種關系。作為導師。如果導師在學校行政職務高,人脈廣,壹個電話就可以搞定。
5.聯系學校老師。如果有心儀的院校,不妨去網站搜索壹下學校幾位老師的郵箱或電話或QQ號。壹些學校的選課信息系統是開放的,從中可以查到老師的個人信息。逢年過節給他們發信息,虛心提問。運氣好的話,會有熱心的老師解答妳的問題。
6.學校教授推薦。如果能遇到高校的教授,學校也在招這方面的人才,教授推薦的方式很有效。
采訪
面試的壹般程序。通知面試時間?初試(專業筆試)?復試(口語壹類)?人事部門面試或者等通知。
2.合理調整行程,不耽誤面試。原作者因為忙著準備另壹個項目,錯過了某大學的面試通知。雖然不是最喜歡的大學,但還是很可惜。
3.初次測試。至少做好這個層面的準備。
4.復試,壹般都有亮點。作為壹個應屆畢業生,沒有經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妳不敢嘗試。原作者在采訪和試講中精心設計,下足了功夫。終於抓住了觀眾的眼球,得到了學院院長?以醫生的眼光來看,感覺像是春風?好評。
5.人事部面試。可以大膽的問編制和工資的問題。
功夫在平時。
1.如果妳還沒有畢業,妳需要抓緊時間提升自己的學術能力。在我國現行的評價體系中,論文是必須有的,但不是質量,更是數量。
2.壹定要從研究開始就練習講課。除了學術,還有高校的試講。當妳覺得老師上課講得不好的時候,妳可以想想如果妳是老師,妳怎麽講這門課。這樣,妳就可以間接地學習教學的技巧。
3.敢於投簡歷。有時候投資大海是必要的。當妳看到壹個機會時,妳壹定不能讓它溜走。
4.合理利用現有網絡平臺。比如全國高校人事處的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