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姓名:XXX。
班級:初三(1)。
性別:男。
年齡:9歲。
基本場景:
成績差,尤其是這學期以來,成績逐漸下滑。上課不專心,總是昏昏沈沈,無精打采,總是趴在桌子上。他拒絕做作業,有時幹擾同學上課,父母分居。他壹點都不在乎他,好像要放棄他了。爺爺對他太嚴格了。
基本場景:
這有很多原因。
1,父母,父母分居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很大。爺爺的高標準、嚴要求給孩子帶來了更大的心理壓力,孩子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對於壹些孩子來說,盡管盡了最大的努力,還是達不到家長和老師的要求。
但在老師和家長眼裏,他們只看到了成績不做夢,不符合自己期望的結果,卻沒有看到孩子付出的努力。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消失。
2.在學生方面,農村學生的單純善良固然是他們的優點,但同時也存在管教少、懶惰等缺點。放學後,他們有充足的自由時間,活動空間大,有自己的自由樂園,所以常常會因為當下而忘記學業。
有些孩子總是傾向於把挫折歸咎於外界或他人,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久而久之,很容易養成推卸責任、怨天尤人的壞習慣。
咨詢流程:
對於尖子生的情況,教師要研究學生的實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1,個體談心:教師經常與個體進行談心,充分了解其心理狀況和問題行為的心理成因。
2、註重贊美。表揚能給孩子創造奇跡,而過多的批評會造就壹只自卑懦弱的“羊”;懲罰往往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和報復心理。在教育的過程中,關註他的進步,哪怕是壹點點進步,給予及時熱情的表揚。盡量創造條件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讓他逐漸積累對學習、對生活、對自己的信心。
3.與家長溝通協調。通過家訪、電話聯系、在學校采訪家長等方式,了解家長的教育態度,指出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達不到效果,反而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請家庭多給孩子壹些溫暖,做好轉化工作。指導家庭對策。(比如定期檢查孩子的作業;指導學習,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困難,多花時間和孩子交流,對孩子的進步給予及時的鼓勵。
教育孩子是壹項長期而艱巨的責任。不能只停留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更要關註孩子的心理發展,發現問題及時教育引導,讓他們成長為人格健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咨詢效果:
經過輔導,孩子的作業完成率提高了,成績也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