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是新時代的女青年,畢業後充滿智慧,不僅體現在工作中,也體現在生活中。小珂的老公是她研究生同學,兩人家境都比較壹般。他們買房的時候,父母都沒怎麽幫忙,但小珂也沒在意,因為他們有實力。
結婚第三年,小可懷孕了,婆婆從老家趕來伺候。雖然小珂很感激婆婆的照顧,但她還是接受不了婆婆的壹些壞習慣,比如上廁所忘了沖水,把撿的垃圾拿到家外面,做飯不舍得扔黃葉。但表面上,小珂並沒有抱怨什麽。畢竟婆婆對她很好。她婆婆壹直帶孩子,直到她上幼兒園。
幾年後,公婆的老房子被征用,得到了壹筆補償款。婆婆想把錢給小珂,然後和他們壹起住,小珂拒絕了。她拿出壹部分錢,公婆給的補償款剛好夠在當地買房。身邊的朋友知道小珂這樣做的時候,都說她傻。據朋友說,可以帶公婆壹起住。他們可以幫忙做家務,照顧孩子,還可以得到有價值的報酬。
小珂對朋友的這番話只是壹笑了之,因為她心裏很清楚,表面上看,帶公婆壹起住是有好處的,但小珂心裏清楚,婆媳關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激化,因為小珂無法壹直忍受婆婆的壞習慣,婆婆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掉這個壞習慣。與其激化婆媳關系,不如防患於未然。
周末,丈夫會帶小珂和孩子回去看望公婆。因為不常見面,小珂和婆婆的關系非常融洽。每次回去看望公婆,小珂和丈夫都很放松。因為婆婆在忙著做飯,公公在陪孩子玩,充滿智慧的小珂自然不會等著吃飯。她會主動去廚房幫婆婆選菜洗碗。所以,壹家人其樂融融。這不是人家envi嗎
在我看來,肖真是壹個賢惠的兒媳婦。她知道怎麽和婆婆相處,什麽時候遷就,什麽時候做決定。試想,小珂懷孕的時候,如果不停止對婆婆的抱怨,婆婆很可能會離開,甚至會讓她心裏難受,造成婆媳矛盾。如果小珂沒有幫公婆買房,而是帶他們壹起生活,我想小珂每天都會為如何和婆婆相處而頭疼,婆媳之間也很難有和諧的家庭氛圍。
在文章的最後,我還想奉勸老人,放輕松點,不要再想著幹預子女的生活,因為兩代人的生活方式總會有代溝。有代溝就有摩擦,有摩擦就有矛盾。最好的養老模式是和子女保持壹定的距離,這樣雙方都會更舒服,關系也會更融洽。
妳覺得婆媳之間的距離應該保持在壹碗湯之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