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劉邦是如何在鴻門宴上逆轉幹坤的?

劉邦是如何在鴻門宴上逆轉幹坤的?

真正想在鴻門宴上幹掉劉邦的,是項羽的謀士範增。項羽自始至終都沒有下定決心要殺劉邦。可以說是項羽在鴻門宴上故意讓劉邦逃脫。所以劉邦在鴻門宴上成功逃脫的根本原因是項羽自始至終沒有殺他。

公元前207年,王懷有約,誰先入關,誰就封為關中王。劉邦和項羽分兵攻秦。項羽派兵北線,在巨鹿與秦軍主力作戰。因為秦軍的主力在於項羽的接戰,而劉邦則基本沒有抵抗,輕而易舉地攻占了鹹陽。項羽雖然為消滅秦軍主力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在入關時間上卻落後於劉邦。劉邦率先入關,自然相當得意,以為自己很快就是關中王了。但是項羽聽說劉邦功勞不大卻有稱王的想法。他非常生氣,準備派兵消滅他。鴻門宴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這原本是壹場殺死劉邦的宴會,最後卻因種種因素而失敗,讓劉邦成功逃脫。劉邦是如何化解這場危機四伏的宴會的?他的逃跑是偶然的嗎?當然不是。其實這四個人的表現決定了他成功逃脫的必然性。為什麽這麽說?讓我們來看看。

首先,項伯作為項羽的叔父,在楚營中自然地位很高,所以宴席上的座次僅次於項羽。那麽他在劉邦的逃亡中扮演了什麽角色呢?第壹,在宴會前夕,項伯主動把項羽的計劃泄露給了張亮。他背叛項羽的動機是張亮救過他的命,所以他連夜趕來告訴張亮,要他快撤,不要被劉邦牽連,張亮知道了項羽的企圖,相當於劉邦知道了。於是,劉邦為了討好項伯,當場答應項伯,他們可以把孩子公婆嫁出去,希望項伯調解此事。而項伯也確實是壹個守信用的人。在宴會上,項莊多次試圖刺殺劉邦,但都被項伯制止了。如果項伯不阻止,劉邦早就死在項莊的劍下了。

其次是項羽,很多人可能覺得項羽明明是要殺劉邦的,可是為什麽他卻成了救劉邦的人?這不是矛盾嗎?看起來有點前後矛盾,其實不然。劉邦為了保命,不惜在酒席上宣揚自己如何有情有義,絕不會做對不起哥哥的事等等。其目的是讓項羽心軟。看著劉邦誠懇又很軟弱的樣子,項羽真的開始心軟了。殺了他之後,他覺得自己變成了壹個無情無義的小人。所以項羽性格上的軟弱,大大增加了劉邦生存的幾率。要知道,以項羽的絕對優勢,無論如何殺劉邦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項羽並沒有果斷的殺了他。正是他的人品救了劉邦的命。

再者,張亮,當項伯叫他趕快逃走時,張亮並沒有為了人身安全而拋棄劉邦,而是拖住項伯,給劉邦打電話,試圖說服項伯幫助他。這既讓劉邦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又增加了項伯這個暗中幫助自己的人。與此同時,當劉邦以上廁所為名逃跑時,張亮坐在酒席上處理善後事宜,拖延項羽和範增,為劉邦的逃跑贏得足夠的時間。如果沒有張亮的最後壹計,劉邦就算逃脫了,恐怕也會被項羽的追兵抓住,那麽他的性命就岌岌可危了。

最後壹個人是樊噲,樊噲突然闖入中軍帳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他慷慨陳詞,不僅讓項羽很喜歡他,還賞了他酒肉。而樊噲的出現並不是偶然的,這當然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劉邦壹定是前壹天開會研究過的。樊噲的話,總結起來,無非是告訴項羽:劉邦是有功之人,殺他是不義之舉,必然會被天下人恥笑!所以樊噲的出現再次堅定了項羽不殺劉邦的決心。

所以他們四人的表現為劉邦的成功逃脫鋪平了道路,也使劉邦最終能活下來成為必然。項羽設宴款待劉邦。酒席上,範增頻頻向項羽示意要殺劉邦,項羽不予理會。這足以說明項羽並沒有殺劉邦,劉邦也是在鴻門宴上得以從項伯手中逃脫的。然而,這壹切在鴻門宴的前壹天晚上成了定局。後來鴻門宴上想殺劉邦的只有範增。如果項羽真的殺了劉邦,那麽劉邦就算有翅膀也逃不出楚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