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2020年5月30日載人龍飛船的發射,最終恢復了美國自航天飛機爆炸後喪失的載人飛行能力。65438+2月10日“星艦”SN8的12.5km試飛,雖然最終爆炸,但意味著人類離火星又近了壹步,同時也向太空時代前進了壹步。
與此同時,2020年,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標誌性產品“星鏈”衛星終於開始組網測試,最高速度達到每秒150Mb,美國版的“每壹個村莊”即將投入實用。此外,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還創造了火箭重復使用的世界紀錄,最多的火箭重復使用了7次。
得益於強大的獵鷹系列火箭,在2020年,雖然它們的發射次數只是略微領先對手,但發射載荷卻是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和機構總和的數倍,這顯然是壹個驚人的成就。2021年,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安排了48次發射,遠超2020年的26次,創下新紀錄,至今已完成3次發射。根據去年世界上114次發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打算獨自支持世界壹半的航天飛行。
不僅如此,太空探索技術公司2021的產品線正在全面開花,即將發射的飛船包括“星鏈”衛星、遙感衛星、偵察衛星、貨運飛船、載人飛船、月球著陸器、通信衛星等。,客戶覆蓋全球。除了使用獵鷹9號,還有四枚重型獵鷹火箭。但在2021年,雖然有多次“星艦”發射,但沒有在軌測試安排。
說起《星艦》,大家還記得《星艦》SN8的爆炸畫面。爆炸仍然意味著成功。當時爭議很大,但馬斯克並不在意,以極快的速度發射了星艦SN9。現在出現了星艦SN9和星艦SN10同時站在發射臺上的壯觀畫面,這在人類幾十年的航天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然而,這對馬斯克來說可能不是好消息。因為他此前曾宣布“星艦”SN9將於65438+10月26日進行點火試驗,後來因強風取消。第二次發射時間定在65438+10月28日,但還是停留在地面。事實上,所謂的“強風”只是表面原因,真正的阻力來自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是壹個著名的組織,它不僅控制美國國內的飛機,而且中國的C919在美國的飛行也需要它的批準。它不僅要照顧飛機,還要照顧航天器。那麽,為什麽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阻止了星際飛船SN9的發射呢?原因在於“星艦”SN8的爆炸。
對於馬斯克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來說,“星艦”SN8成功完成了幾乎所有的測試任務,但最後的著陸階段並不完美,炸了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最重要的是盡快進行下壹次測試。但是對於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不管什麽原因導致爆炸,都是意外,都是他們管轄範圍內的壞事,會影響他們的表現。因此,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必須進行整改,並提出壹個完善的計劃。不難,但壹系列操作需要時間。按照美國政府和公共機構的效率,估計半年都不行。妳有沒有註意到波音公司對737MAX墜機事件的調查持續了多久?
這對馬斯克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來說是致命的,因為它就像壹臺高速運轉的機器,需要不斷的“做事”,不斷的叠代,才能刺激大眾的興奮點,刺激投資者,才能生存下去。壹個事故調查半年,無論如何是不能接受的。難怪馬斯克不顧自己文明人的身份,在社交媒體上破口大罵,說再這樣下去,人類永遠也到不了火星。
現在很多人都是壹邊倒,支持馬斯克,痛罵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但其實作為政府和公共機構,並沒有錯。它需要負責公共安全,其關註度將高於馬斯克。作為商業航天機構,馬斯克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思考盡快形成生產力並沒有錯。這是壹個永遠無法調和的矛盾。看來在穿越火星的道路上,馬斯克需要考慮的遠不止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