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697-781),字子儀,化州鄭(今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人。唐代傑出的名將、政治家、軍事家。早年武舉第壹,參軍為官,遷九原為太守,不受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拜朔方為節度使,領兵勤政,收復河北、河東地區,拜兵部尚書,與之講和。
至德二年(757),輔佐廣平王李俶收復兩都,遷都原地,封護國公。甘源元年(758),他拜中國刺史。甘源二年(759年)五月,因襄州之敗承擔責任,被革職。寶應元年(762)初年,河東兵變後,封他為汾陽王,起兵平定叛亂,事後解除軍權。
廣德元年(763年)冬,吐蕃入侵長安後,奉命出兵驅逐吐蕃之敵。廣德二年(764年),普谷懷恩率吐蕃、回紇入侵時,勸回紇獨騎,合力破吐蕃。大歷十四年(779),即位後,拜太尉兼刺史大臣,充皇陵,賜“尊父”爵位,增食邑,剝奪實權。
建中二年(781),卒八十五歲。他被追授為大宗師,謚號忠武,隨祠堂庭葬。
2.郭為
郭威(904-954),已故人,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2]?五代十國時期(從9565438年到954年在位)晚期周朝的建立者。他又大又勇敢。當官的時候,累了,立了大功。我拜葉為唐使。後漢隱帝劉成友厭倦了被大臣們使喚,派人到鄴都處死郭威。
甘祐三年(950)冬,郭威發動兵變,南下攻打開封,推翻後漢。次年,郭威建立後,將其命名為廣順。他在位期間,提倡節儉,虛懷若谷,改革弊政,促進了北方地區政治經濟形勢的改善。鹹德元年(954),病逝,享年51歲。謚號聖神恭肅帝葬於松陵。遺詔立養子柴榮即位。
3.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心思縝密。邢臺縣,邢州(今河北省邢臺市)。元代著名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早年師從劉、、,太史令官,博物館大學士,人稱“郭太師”。元仁宗延壽三年(1316),郭守敬去世,享年86歲。
著有《推步》、《歷城》等十四種天文歷法著作。郭守敬在天文、歷法、水利、數學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從至元十三年(1276)受命修訂新歷法,歷時四年,制定出“計時歷法”,使用了360多年,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
為了修訂歷法,郭守敬還改革發明了簡易儀、高計等十二種新儀器。至元元年(1264),郭守敬奉命修復疏通西夏古運河,設置水閘堰,灌溉當地農田。至元二十八年(1291),郭守敬被任命為京師水監,負責修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歷時壹年,完成全部工程,命名通惠河,發展南北交通和水運。
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壹個環形山“郭守敬環形山”。1977年3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將2012號小行星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還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LAMOST望遠鏡命名為“郭守敬天文望遠鏡”。
4.郭坤
郭昆(約351-297)戰國中期燕國人,燕國大臣、賢者。燕王七年(36438+04),齊宣王攻打燕國,被殺。趙武靈王聽說燕國內亂,就把王艷的私生子從南朝鮮送回燕國。燕昭王元年(前365,438+065,438+0),後被燕人稱王,稱燕昭王。為了報滅燕之仇,復興燕,拜見郭琨,向他求教。
郭隗以古人錢買骨為例,使王召廣招社會賢才,建“黃金臺”,王召尊郭隗為師。此舉震動了天下,、鄒衍、戲昕等人才都加入了燕國,使燕國強大起來。
5.郭嘉
郭嘉(170-207),潁川(今河南禹州)楊宅人。東漢末年,曹操是著名的謀士。郭嘉原本是袁紹的部下,後來投靠曹操,為曹操統壹中國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眾官向軍師敬了壹杯酒,封楊為。38歲死於曹操攻克吳灣。時越·侯震。
史書稱他為“壹個才華橫溢、足智多謀的人,壹個世界奇跡”。曹操稱贊他有知識,是自己的“左奇”。
百度百科-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