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的種植牙系統
進口的種植體系統比國產的更成熟。在國外,種植牙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技術穩定,能適應各種缺牙。而國內的種植系統是近十年才出現的,使用時間短,技術相對薄弱,治療過程復雜,對醫生的技術要求高。
2、使用時間不同
進口種植牙在保養良好的情況下可以使用40年,而國產種植牙壹般是20年。
3.適應條件不同。
如果患者自身骨骼狀況良好,選擇國產種植體是可以的,但是種植手術會比較復雜,治療時間會比較長;如果骨骼狀況不好,可以使用進口種植體。
4.質量和價格不壹樣。
與進口種植牙價格相比,雖然國產種植牙價格相對較低,但進口種植牙(主要在歐美)質量更穩定,技術先進二代,適用範圍更廣,價格略貴。
擴展數據:
種植牙壹直被進口產品壟斷。
北青報記者從上述口腔醫院了解到,種植牙壹直被進口產品壟斷,牙醫手中的種植牙主要來自韓國、瑞士、瑞典、德國、美國等國家。壹般進口的口腔代理商會加價30%到40%賣給國內的口腔醫院,醫院再加價賣給患者,所以種植牙的價格才會上去那麽高。
據知情人透露,種植牙技術在中國剛剛流行起來。植入物從研發、生產到大量臨床試驗再到上市,需要5-8年,而且前期資金投入非常大,沒有機構願意做這個。雖然中國有幾家種植牙的生產廠家,但使用並不廣泛。因此,目前我國牙科市場使用的種植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相比之下,瑞士ITI種植系統發展於上世紀70年代,無論是材質還是種植技術都相當成熟,是醫生信賴的“老字號”。
事實上,中國的種植牙市場是巨大的。據統計,2011年,我國種植牙的使用量為110000多顆。2014年增加到800000多,現在預計增加到10000多。按照壹顆種植牙均價65438+10萬元計算,我國種植牙市場約為65438+1000億元。但是,這個100億的大蛋糕被外國人瓜分了,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