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言九鼎”和“自薦”出自同壹個典故。相傳戰國時,趙國的有壹位客人叫,自薦為楚國的使者,使他聲名遠揚。平原君曾感慨地說:“毛先生到了楚國,使趙比九鼎大路還重要。”其原意是贊美毛遂的口才。可以引申為形容某人德高望重,說話有分量,工作有作為。但不代表誠實守信,也不能為己所用,否則就成了吹牛。
相傳大禹治水,將中華大地分為九州,命名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禹州、涼州、永州。九鼎是用九州的青銅打造而成,九州的名山大川和奇物都鐫刻在九鼎的身上。因此,九鼎以州命名,即丁基、丁彥、丁晴、許定、丁洋、丁敬、丁於、丁亮和永定。
大禹將九鼎集中在夏朝都城。於是九鼎成了中國的代名詞,成了王權至上、國家統壹、繁榮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被視為象征國家權力的國寶。
春秋時期的楚莊王雄旅和戰國時期的秦武王孔黨都曾問鼎中原。表面上是問鼎重,實際上是在偷看周王室,想換掉。不同的是,楚莊王成功成為春秋五霸之壹,而秦武王卻不幸受傷而死。想起來,秀肌肉還不如秀智商。
如果壹個人能承受住“守壹字守九”的贊美,那壹定是小有成就的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