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目的:腳的協調技能和身體平衡技能。
訓練要求:訓練者拿著呼啦圈站在孩子身後,鼓勵孩子左右腿交替移回呼啦圈內。
難度設置:
A.另壹個大人扶著孩子完成動作,呼啦圈的高度要放低壹點;
B.逐漸增加呼啦圈的高度;
C.孩子嘗試自己完成動作,只在必要時給予幫助。
幫助給予:
1.充分的身體援助;
2.必要的身體援助;
3.偶爾的身體幫助。
感覺訓練教案(2);
猜測按鈕(計數練習)
目的:訓練兒童的觀察能力,掌握數字的構成。
材料:相同的10按鈕(或帶Go)。
關鍵點:
猜猜妳手裏有幾個按鈕?家長手裏拿著2-6個按鈕,先攤開手掌讓孩子註意,然後迅速舉手問孩子妳看到幾個按鈕?如果不確定,就讓孩子再看壹遍。還可以讓孩子拿著按鈕,家長猜,做遊戲,提高孩子的興趣。按鈕的數量可以根據孩子的技能逐漸增加。
(2)將小於10的按鈕放在桌子上(左右不超過5個按鈕),分別用左右手遮住。舉起雙手讓孩子觀察,迅速捂住,然後讓孩子說出每邊有多少個按鈕,組成壹個* * *數。
(3)給孩子看10以內任意數量的按鈕,然後將雙手放在背後,放在雙手中,伸出壹只手讓孩子猜壹猜有多少個按鈕,或者讓孩子看壹看猜壹猜,再伸出另壹只手讓孩子猜壹猜有多少個按鈕。
五、“尋找寶貝”(分類練習)
目的:學習根據物體的類型對其進行分類。他們2歲,3歲按照大人的示範,4歲按照大人的強制語言,按照物體的類型自我分類,說出物體的名字。
材料:小塑料袋或籃子。
關鍵點:
(1)家長帶孩子散步或戶外活動時,提前帶好小塑料袋,來到戶外或公園,提醒孩子撿壹些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家長可以和孩子壹起采摘,如葉子、花朵或不同形狀的花瓣、鵝卵石等。許多孩子會喜歡這些寶貝。
(2)開始給寶寶看,指導或提示孩子對物品進行分類並命名。
(3)父母可以給孩子講故事。
(4)回家要洗手,告訴孩子衛生的原因。
(5)也可以用家裏的東西練習。
感覺訓練教案(3);
做壹系列手和腿的動作時保持平衡。
訓練目的:身體控制和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模仿壹系列手和腿的動作,比如舞蹈和功夫。
難度設置:
A.選擇壹個更簡單的動作;
B.選擇更復雜的動作,包括彈跳和跳躍。
幫助給予:
1.另壹個大人站在孩子旁邊。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摔倒時給予支撐;
2.在孩子前後墊上墊子,鼓勵他(她)在孩子摔倒後爬起來繼續練習。